各种驱蚊偏方、“神器”靠不靠谱 专家帮你辨真伪

17.06.2014  11:39
  即将入梅的杭城湿热难耐,蚊虫们也早已蠢蠢欲动,日夜连轴转地袭扰着我们。
  
  关于夏日如何防蚊,微博和各论坛上的网友总结出了众多驱蚊偏方,从植物驱蚊,到化学药物除蚊,到根据蚊子习性防蚊,应有尽有。
  
  这些防蚊、灭蚊方法是否有科学根据?又是否有效?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却发现许多独辟蹊径的防蚊方法并不靠谱,但也有部分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戴串手环、养盆植物就能驱蚊?
  
  有些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
  
  利用某些蚊虫讨厌的中药或植物的气味,来防蚊,是许多人推崇的方法。网上介绍的驱蚊中药或植物,品种很多,包括檀香籽、艾叶、薄荷、紫苏等。
  
  据介绍,艾草含有挥发性物质,能散发出一种类似于避蚊胺的味道,蚊虫不爱沾惹。但是,这种气味必须大面积释放、散发才有效,一般通过将阴干的艾叶点燃后熏房间这样的方式。
  
  薄荷、紫苏等植物茎叶中含有薄荷油、薄荷醇、薄荷酮等化学物质,蚊子包括苍蝇闻嗅到此味后会掉头逃遁。蚊叮虫咬后,直接用薄荷叶熬水敷用,也能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
  
  浙江大学教授、城市有害生物研究专家莫建初:中药或植物驱蚊,有些确实有用,如薄荷,它分泌的气息,会驱离蚊虫。但有些中药或植物,如檀香籽,我没有做过实验,目前也未查阅到相关权威文件。因此是否能够达到其宣传的驱蚊效果,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