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下发通知 各地如遇极端天气要确保提前供暖

02.11.2016  09:07

  随着气温不断降低,集中供暖再度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11月1日,记者从郑州市热力总公司获悉,该公司各热源循环泵正陆续启动,供热前的冷态运行已全面展开。这意味着,今冬的集中供暖已进入“热身”阶段。

  那么,今年郑州市集中供暖有啥新特点?收费标准可有变化?是否会有看天供暖提前送热的可能?

  供暖区域增大受益百姓增多

  据介绍,今冬郑州民用集中供热计划投运热源10座,其中包括郑东新区热电厂、新力电厂、裕中电厂、荥阳国电、泰祥电厂5座热电联产热源,以及东明路、政七街、枣庄、北郊、航空港区5座燃气锅炉房,综合供热能力可达8500万平方米,预计今冬实际供热面积将达到6200万平方米。

  “今年北郊热源厂投用,连霍高速以北的部分居民小区将在今冬加入集中供暖区域。同时,南水北调河渠以南区域的部分居民也可享受到集中供暖。”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继2014年新密裕中电厂热源入郑项目成功实施之后,荥阳国电热源入郑项目也已顺利完成建设。这两个“引热入郑”项目不仅能新增供热能力2500万平方米,更可以每年节约标准煤43.5万吨,减排烟尘2043吨、二氧化硫17312吨、氮氧化物4150吨、灰渣42.7万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供热管网开启“智慧模式

  今冬郑州市集中供暖的一大亮点是开启了“智慧热网”试点。“智慧热网”项目旨在通过智能化的预警控制,以确保热力管线的安全运行。此前,该项目在国内尚无其他城市案例可供借鉴。郑州热力总公司通过对北京、西安、唐山、廊坊、郑州、洛阳等地的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考察,最终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完成了郑州热力“智慧热网”设计方案。

  据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北斗定位导航技术、热力管线各类传感器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敏捷、高效的热力管网安全系统。“‘智慧热网’的启用,可有效防止管线爆管、热水泄漏等影响供热管网安全运行事件的发生,实现对地下热力管线的安全监管,并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撑。”这位负责人说。

  收费标准不变缴费方式灵活

  “今冬郑州市集中供暖的收费标准没有变化,但增加了更多的缴费方式。”据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已正式开通了支付宝缴纳集中供热暖气费业务,用户可通过支付宝手机客户端进行费用的查询和缴纳。

  “近几年郑州市集中供暖一直遵循‘以人为本、看天供暖’的原则,今冬也不例外。”该负责人表示,热力总公司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供暖安排。(本报记者 李林)

  相关新闻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下发通知

  各地如遇极端天气要确保提前供暖

  记者11月1日获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切实做好今冬明春采暖工作,近期如遇到极端天气,确保能提前供暖。

  据有关气象信息,近期我省气温变化无常。为保障各地及时、保质保量实施供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求各地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确保今冬采暖工作安全平稳、正常有序进行。同时,通知明确,要加强老旧管网、设施的更新改造及维护检修,加大对供热管网的巡查力度,制订完善集中供热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物资储备,购置阀门、管件等供热备件,确保应急之需。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地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情况,研究制订供热应急预案,如出现极端天气,确保能够提前供暖。(记者 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