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只朱鹮放飞野外国宝朱鹮为何落户中原
8月12日,在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田保护站,26只朱鹮陆续被放飞。朱鹮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有“鸟中大熊猫”之称。董寨自然保护区是全国7处朱鹮人工繁育基地之一,8年来人工繁育朱鹮120多只。
本报记者杜君摄
朱鹮,这比人类历史还要久远的“古老之鸟”,从30多年前近乎灭绝,到重新发现、保护、繁殖并逐渐兴旺,为何能落户中原繁衍生息?
“这可以说是一个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8月12日,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陆军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记载,包括河南在内,我国曾有19个省(市)有朱鹮分布。20世纪中叶以来,受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加之朱鹮对客观变化环境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数量急剧减少,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销声匿迹,上世纪70年代野外一度被认为灭绝,直到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发现仅存的7只野外朱鹮种群,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为解决朱鹮野外种群分布过于狭窄,对自然灾害和疫病的抵御能力较低等问题,国家林业局经过实地考察认为,河南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及周围塘湖堰、水库较多,鱼类、泥鳅等朱鹮食物来源丰富,分布有与朱鹮同属鹮科的白琵鹭和大量白鹭、苍鹭、牛背鹭等朱鹮伴生鸟种,是朱鹮理想的迁地保护和野化放归地。
“依托优良的地理环境优势,国家林业局于2007年把17只朱鹮调到董寨保护区。”陆军说,“而朱鹮之所以能在当地繁衍生息,安家落户,与保护区所在的罗山县政府和群众极强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
据了解,保护区所在的罗山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当地有爱鸟护鸟的优良传统。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鸟类学家郑作新就亲自指导当地在全省率先开展悬挂人工鸟巢实施益鸟招引。随后,当地与河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等院校合作,成功实现人工饲养繁育白冠长尾雉,成为目前已知的野生白冠长尾雉最高种群密度区,罗山县被授予“中国白冠长尾雉之乡”。
如今,保护区内珍稀鸟类资源分布非常集中,已确定的约有310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80%,约占全国的23%。
陆军说,河南信阳大别山朱鹮野外放飞,是中国原产地以外的首次放飞,有利于扩大朱鹮野外种群分布范围,不但是朱鹮拯救保护取得的重大进展,更标志着我国拯救濒危物种迈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