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古树保护“提速” 树龄80年以上被列入保护名录

01.11.2017  07:25

 

树种:皂角树 树龄:300年左右 位置:中原区后河芦村桐柏南路

树种:槐树 树龄:400年左右 位置:侯寨乡

树种:皂角树 树龄:400年左右 位置:惠济区苏屯村

制图谢景豹

□记者郭致远文图

核心提示丨从城南到城北,跨越20多公里的遥望,生长在中原区后河芦村和惠济区苏屯村的两棵古皂角树,因为修筑城市交通大动脉,曾经备受郑州民众关注。桐柏路向南延伸至后河芦村,古皂角树恰巧位于路中央,为保护它马路“让道”……

古树,它承载着不少人的农耕文明记忆,保存着远去的乡土气息。而据郑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透露,现在全市古树保护“提速”,树龄在80年以上的大树,亦被列入储备保护古树名录,且每年将拿出80万元资金用于复壮、养护濒危古树。

镜头1

几百年来,古皂角树成了后河芦村的村标

中原区后河芦村的古皂角树,位于帝湖小区西门口附近,它生长在桐柏南路西半幅快车道上。10月23日下午2点多钟,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时值初秋,不少树木的叶子开始凋零,但是这棵皂角树依旧茂盛,一片葱郁。因其“年迈”出现枯枝,树干的四周用柱子支撑着,以抵挡大风侵袭。皂角树的一旁,是砖垒砌的长方形花坛,从远处观察,它宛如一个狭窄的饺子;花坛两头尖,中间凸起,减少占压道路的面积,便于车辆从此通过。

花坛北侧,竖立着一通石碑,碑座上写着“后河芦村旧址”。“没事儿时,我就爱过来转转,看看老皂角树长得咋样。”据后河芦村67岁的卢先生介绍,在他爷爷小的时候,皂角树就大概是这个模样,有的说它的树龄300年,有的说500年。后经林业部门勘查,标识为300年树龄。“不管它长了多少年,政府出面保护它是好事儿。”老人说,几百年来,古皂角树成了后河芦村的村标。

2013年8月,桐柏路南延工程开工,根据施工规划,古皂角树恰巧位于马路中央,依照计划,要将它挪移至别处。后经多方论证,大多数人希望原址保留。这样一来,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即在古皂角树周围垒砌砖头、栽种花草,引导人车从旁边经过。

据了解,桐柏南路规划红线宽54米,它作为郑州市区的一条主干道,修筑后路面保留一棵树,这在郑州城区道路建设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随后,清华园路北延至惠济区苏屯村的古皂角树,也同样受到了高规格“礼遇”,树周围建起花坛,并竖立碑文介绍村史、老树故事。

一次大胆尝试,既修筑了城区道路,又兼顾了古树保护,引来多方点赞。

镜头2

一棵文冠果树牵出俩“老邻居”

高新区丁楼村,有一棵郑州唯一的“独苗苗”——文冠果树,它的果实可用作航空燃油,而其踪迹在淮河以北区域,很少有存活样本。这棵树的发现,让河南省林业专家如获至宝,称它极具科研价值。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丁楼村拆迁的时候,四野一片荒芜,有人把文冠果的树枝锯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经过林业专家及媒体的呼吁,当地政府及村委会全力施救,在周围加固防护网、浇水施肥,最终把它抢救过来。

2015年春天,文冠果树吐绿发芽,当年还结了几个果实,“让人兴奋好几天。”丁楼村村民激动地说,文冠果树逐渐枝繁叶茂了,与其毗邻的两棵古槐树,也引起了村民的关注,“那棵树都能保留下来,养护得很好。它们也应该继续生长下去。”

据了解,这三棵古树呈三角形分布,它们相距约100米,原本生长在丁楼村3户居民家里。村子拆迁后,文冠果树旁边修筑了一条道路,其周围架设起围栏,生长无大碍。而另两棵古槐树,则位于一所中学里。个头大些的,挤占了教学楼一角,个头小点的,处在操场中央。

“建教学楼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墙都垒很高了。唯独大槐树这个区域,迟迟没有开工。”据丁楼村相关人士介绍,大槐树占压了教学楼一角,如果将其原址保留,需要修改施工图纸,使得整齐的教学楼,形成了刀把状。一旦修改,施工方多花一二百万元。如果挪走大槐树,花费几万元即可搞定。但是,大槐树树龄较长,移栽的话,很难保证成活。

最终,征询了林业专家的建议,大槐树被保留下来。现在,3棵古树每天“听”着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静“观”成长。

声音

这棵古树不能砍,要活下来

在惠济区的东赵村,有一棵生长1100年的古槐树,数百年间,这棵古槐耸立彼时的郑州北区,宛如现在的二七纪念塔,是乡村四野的“地标”。古树的树干上悬挂着惠济区政府颁发的“古树名木、严加保护”蓝色牌子。上面标注着:王宅古槐;树龄:1100年。

2016年6月,东赵村搞开发拆迁,古槐树几乎处于规划小区正中央,根据开发商的规划,打算把它移栽至古树苑“颐养天年”。消息一出,引起村民及古树名木保护志愿者的极大关注。6月24日,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对报道做出批示:这棵古树不能砍掉,要活下来。时任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薛永卿表示,古树将原地予以保护,并围绕古树建街心花园。

一年多过去,散居多个地方的东赵村王姓村民,亦选择在特殊的日子里,相约到古槐树下,看看“树爷爷”,回望几眼故土。

“为了保护这棵古树,开发商修改了规划方案,听说多花去一两千万元。”一位知情者透露,有些东西一旦失去,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从长远来说,花这笔钱也值得。

“政府批示保护一棵古树,这件事儿让人很激动,让大家看到了政府身体力行,推动古树保护。”据郑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志愿者崔晟说,近几年,他们一旦发现某个地方有古树,就可以通过书信、电话、邮件等形式,向林业、园林、规划等部门反映古树保护,且很快就能得到反馈。

崔晟称,随着城中村改造深入推进,那些原来潜藏居家的古树,被显现出来。农村人变作城里人,在其记忆深处,那一棵棵古树,成了最是深情难忘的老物件。留下乡愁,承托思念。这些古树成了许多人回望家乡的精神象征。

政策

80年以上大树列入储备保护

郑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厉天斌受访时表示,根据国家规定,每5年要对古树进行一次普查。目前,郑州市的普查工作已经启动,预计明年7月份结束,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共统计到2872棵100年以上古树。现在,市区两级政府财政部门,每年都会拿出80万元养护抢救濒危古树,并且,为了加大古树保护力度,普查时,树龄在80年以上的大树,也被纳入了古树保护名录储备名单中,“普查的树木,制定了GPS定位,实施动态管理,密切关注它们的生长。”

厉天斌感慨地说,做古树保护这么多年,越来越感觉到老百姓保护古树的意识和行动,不断提高,“古树见证了历史,也是很多人的心灵家园”。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