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川塬古枣林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3.11.2015  10:31

11月17日,农业部在江苏省泰兴市举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公布了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3个。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川塬古枣林成功入选,这是目前河南省唯一入选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灵宝川塬古枣林由明清古枣林和古枣树群落组成,枣树品种为著名的“灵宝大枣”。灵宝大枣在唐宋年间就有栽培,以色艳果大、肉厚核小,味甘性温、益肝补脾,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据初步统计,灵宝市共有100年以上古枣树36.9万株,其中明清古枣树34.7万株。大王镇是灵宝大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镇共有大枣2万亩,其中明清古枣树4000亩。仅该镇的后地村,500年以上的古枣树就有59619株。这些古枣树树干老态龙钟而枝叶繁茂,果实累累,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具极大的生态价值。灵宝川塬古枣林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将会有力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我市特色农业产业。

有关专家建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不能简单移植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要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实际,从制度、技术、经济等各个层面探索适宜的动态保护途径,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坚持“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既坚守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的保护,又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让保护者在保护中受益,提高其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关专家指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加强发掘和保护对于传承农耕文明,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遗产所在地政府作为遗产保护传承的主体,要加大保护力度,强化传承展示,健全保护机制,推动遗产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孙中华要求,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各地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业态,为农民就业增收开辟新渠道。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分3批共认定了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传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