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4天网行动”取得重大战果

16.07.2014  11:27

      从今年4月份开始、代号为“2014天网行动”的河南省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完美收官。行动开展以来, 全省共出动森林公安民警21946人(次), 出动车辆6943台(次), 清查整治各类市场184个,清理整顿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等相关企业57家,办理野生动物案件65起,其中刑事案件27起,处理违法人员82人,收缴野生动物3277只(头),野生动物制品1408件,开展各类普法教育活动1859次。野生动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确保重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公众健康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地处中原,气候多样,地貌复杂,植被类型丰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然而,一些地方乱捕滥猎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十分猖獗,坚决、有力地遏制和打击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为依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我省野生动物资源安全,河南省森林公安局作出决定,自2014年4月1日至6月30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代号为“2014天网行动”的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打击的重点,一是在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迁徙停歇地、迁徙通道等活动区域,利用围网、投毒、枪杀、电击、下套等手段,非法猎捕、杀害候鸟等野生动物行为;二是非法收购、出售象牙、犀角、虎豹皮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行为;三是利用邮政、物流、快递、客货运等渠道,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四是餐饮场所、集贸市场、药材交易市场、花鸟宠物市场、古玩城等地非法收购、出售野生动物行为;五是走私象牙、虎豹皮、熊掌、穿山甲片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行为。

主要目标任务是,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坚持打击、防范、管控、治理多措并举,突出打上线(盗猎环节),断中线(走私、运输环节),挖下线(收购、出售环节),坚决打掉跨区域、流窜型、家族式犯罪团伙,彻底捣毁从事或者参与盗运、收购、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全面整顿和规范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市场秩序,坚决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健康。

5月24日, 省森林公安局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 派出5个专案组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南阳五地开展集中查处行动,摸排暗访场所43处、涉及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制品的店铺96个,确定重点线索33个,确定立案21起,共收缴象牙及其制品83.9千克,玳瑁标本22只,暹罗鳄标本1只,盔犀鸟、羚羊角等其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80余件。其中,省森林公安局本级立案侦办案件9起。在省局侦办的9起案件中,抓获嫌疑人10名,刑拘6人,取保4人,收缴象牙制品59.8千克,玳瑁标本17只,海龟标本2只,暹罗鳄标本1只,盔犀鸟等其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70余件, 案值300余万元。 供稿: 柴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