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共同努力上好“教”“学”这堂课

18.08.2015  17:45

近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各省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保证高校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新华网,8月17日)

在信息爆炸时代,尤其是在信息高速传播和快速更新的今天,我们每天都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讯,各种信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 “更新、消亡、重生”。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高校学子们,他们不仅接收了高精尖等高新技术知识,同样也接收了新思想、新思维的冲击和洗礼。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让他们摔的不轻,目前大学生的现状却是这样的: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盲目跟从、随波逐流的现象,在思想上有了一些错误观念,忘记了自己的本职;一些大学生浑浑噩噩的过着大学生活,当毕业后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后悔不已。然而就在此时,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领导干部走进校园讲课为高效学生讲课,这真如“及时雨”,不仅让大学生学习到了知识和经验,也可以让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对思想进行一次新的洗礼,真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领导干部讲什么、怎么讲?这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创新的课题。笔者认为讲课的效果好不好,学生掌握的好不好,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对讲课者和听课者都提出了要求,首先领导干部讲课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精心准备讲课内容,不能敷衍了事,要确保讲课效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充分准备讲课内容,在讲课内容上下功夫,列举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例子,让他们投身其中。二是要创新讲课形式,要防止填鸭式教学,领导干部讲课不能搞成领导干部上台“开大会”,不能把上课当成自己“表功会”,而应该多讲讲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领导干部应该提前备好课,脱稿讲课,虽然领导干部的讲话机会很多,但是很多领导干部都是“照本宣科”,放下稿子就不会讲话了,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说,这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这也是提高领导干部讲话水平得一个难得的机会。其次作为学生,不仅要认认真真听课,还要认认真真思考,实实在在地学习到知识,真正地把知识装进脑袋,把方法用于实践,树立爱国意识,遵纪守法,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领导干部讲课,大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学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领导干部通过上课,不仅传递了正能量,也对工作和思想进行一次新的梳理和洗礼,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值得我们期待,也希望各位领导干部和同学们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学”新路,在教学征途上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 夏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