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服务河南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03.11.2015  10:30
      近日,为配合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发挥河南省外侨资源在全省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河南省政府外侨办制定并印发了《省政府外侨办服务“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围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及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主题,提出整合外侨优势资源,主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项目信息、出国培训、领事保护等服务。《方案》指出,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到2016年底前将重点服务50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并确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综合利用外事侨务资源
      (一)加强调研和统筹协调。做好省政府外侨办服务“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的统筹谋划和综合协调工作,提出年度工作重点和任务完成计划。研究产能合作、优化战略布局,明确丝路沿线上“五个主要区块”和“六大经济走廊”与省内产业布局的契合方位。与外交部、省直有关厅(局、委)、其他省市外事部门沟通,了解掌握相关政策和经验做法。及时掌握重点企业在“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中的需求、意向、困难,并提出协调解决的意见建议,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装备制造、贸易投资、新投融资平台、能源资源、旅游经济、人文交流、生态农业等“八大商机”提出服务建议。
      (二)利用对外交往资源。配合国家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拟定我省在推进“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省级领导出访计划并组织实施。利用省级领导与丝路沿线国家(地区)互访的机会,推动我省与丝路沿线国家经贸文化合作。制定并实施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物流合作境外推进活动实施方案》,支持郑欧班列、郑卢货运班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企业,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服务,同时促进我省与友好城市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三)发掘港澳地区资源。利用我省与港澳的联系渠道,会同香港特区政府驻武汉办事处、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等机构,为我省企业集资、融资提供多元化金融平台。为我省机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提供高端服务合作平台,为豫港澳企业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提供服务。  
      (四)利用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利用海外华人商会、中国侨商会等社团组织的优势,为我省企业提供境外信息渠道,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鼓励我省成熟的外向型企业与海外华人社团加强联系,常态化组织“河南企业走进海外商社团”等活动,用好“侨”这个窗口,推动企业“走出去”。
  (五)发挥国际友城作用。认真研究发挥我省国际友城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城的作用,利用好“世界友城大会”等国际交流平台宣传河南 “一带一路”工作。积极参加国际友城系列活动。建立友城考核机制,对友好城市在交流交往特别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估。
      二、积极为企业提供外事服务
      (一)建立和完善经贸类团组和企业人员出国(境)“绿色通道”。在推进“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加强全省因公临时出国(境)工作的归口管理和统筹协调,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结时限,确保审核审批、证照制作、签证申请等工作环节高效运转。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用足用活政策,研究实施服务我省“走出去”的具体举措。如:“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出国(境)有效”的审批办法;全省省管企业因公出国(境)不再由主管部门申报,而由企业径报省政府,由省政府外侨办受理并按原定程序审核审批;赴免签国家特别申办公务护照等。积极做好APEC商务旅行卡的宣传推广和申报管理工作,为企业出行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维护我省企业在国(境)外的合法权益。主动了解我省企业在外遇到的困难,为企业提供领事保护。搞好“领事保护百场宣讲”活动,提高我省海外企业和公民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积极与外交部领事司沟通协商,解决走出去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企业所在国的风险防控形势进行评估,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和意见建议。
      三、抓牢对外交往主要抓手
      (一)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友城经贸洽谈会、华合论坛、2015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物流活动等系列活动为对外合作建立良好基础。结合我省的区位优势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点,开发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探寻中原城市在古代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努力打造并推介我省自己的丝路交流品牌。
      (二)服务重要节点城市。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围绕郑州少林寺、洛阳汉唐两朝“盛世东都”的文化主题,支持郑州、洛阳在对外交往、文化旅游、人文交流、经贸活动等方面做大做强,使郑州、洛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布局中展现出中原文化的元素符号。
      四、完善保障措施
      (一)建立专题培训机制。根据省内有关单位、各级地方政府、重点企业的需求,为有关涉外人员开展关于项目选取、出国签证、领事保护、外语翻译等专题培训。
      (二)加大宣传力度。配合省委宣传部制定的我省推进“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宣传方案,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积极稳妥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解读。积极与外交部新闻司、外管司等部门对接,了解国家级丝路宣传平台的申办条件和审批程序,并提出申办思路和建议。
      (三)完善经济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与外交部的“经济外交信息平台”对接,及时掌握国家外交层面有关“一带一路”合作的信息资料,为企业做好服务。建立和充实外侨部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储备库。
      (四)搭建投融资平台。利用金融资源积极为企业寻找融资渠道。了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等融资机构的运作模式、配额方式、选点方向等信息,为我省重点企业服务。
      五、明确时间安排
    《方案》分为前期准备、完善方案、搭台推介、项目服务四个阶段实施,于2016年12月底前完成,并明确了保障落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