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总体平稳增长 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18.11.2015  11:37

      今年以来,在尉氏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从五月份开始,下行趋势得到遏制,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整体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但是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资金偏紧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将会对下阶段规模以下工业平稳运行产生影响和制约,后期发展依然面临着较大压力,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企业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企业家信心仍偏低

      尉氏县2015年1-9月份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3%,比上半年4.4%的增速提高了将近一个百分点,这显示着尉氏县规下工业运行态势整体平稳向好。但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信心仍偏低。

      (二)主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数据显示:1-8月份,全县样本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4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实现营业利润437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

      (三)企业用电量增加,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数据显示:1-8月份,全县样本企业用电量共计323.3万度,比上年同期增长11.7%。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表明企业生产有所加快,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四)企业上缴税金增多,对社会贡献力增强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主营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步增强,上缴税金逐步增多,对社会贡献力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1-8月份,全县样本企业上缴税金总额81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

      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持续增大

      今年以来,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持续在高位运行。

      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劳动报酬持续增加。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人工工资也不断上涨。数据显示:1-8月份,全县样本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为356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用工成本逐年上升。

      二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快。原材料成本上升快仍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受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影响,产成品价格却升不上去,这样就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

      (二)企业应收账款与库存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资金压力

      数据显示:1-8月份,全县样本企业应收账款为120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产成品112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部分企业产品积压,没有销售出去,或者销售后拿不到货款,造成资金回笼难,影响资金周转,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

      (三)市场需求不足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加深

      通过对尉氏县规下工业走访调查,大部分企业主还是感到今年来“市场需求不足”,产品库存压力日益加大,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

      三、促进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融资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应不断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加大对小微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重点推进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不断开发新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等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抓好治乱减负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高竞争力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重视产品质量建设。规下工业企业要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创品牌,讲信誉,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加强内部管理。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转变思想,全面提高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改变“家庭式”、“作坊式”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机制、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财务、生产、质量等管理工作逐步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市场需求不足与商品供给结构不合理有关,而供给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源于产品结构。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最主要的是强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导向,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用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行为。避免产品趋同的重复建设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压缩和淘汰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供给与需求间新的平衡。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向新业态、新行业转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