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双轮驱动”推动产业发展

21.07.2015  12:38

      近年,伊川县不断致力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先后引进了一大批产业项目。该县围绕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高新技术产业,先后引进项目35个,总投资达320亿元。投资32亿元的微电子产业园、投资27亿元的移动终端产业园、投资23亿元的动漫之都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先后落户伊川县产业集聚区,为该县经济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活力。       培育新兴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       近日,北京利尔(洛阳)光伏产业园项目在伊川县产业集聚区举行奠基仪式。       该项目位于伊川县产业集聚区东园,由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1万吨颗粒硅、2万吨有机硅、10万吨工业硅、20万吨优质合成高温原料、2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4000余个。       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伊川县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也做足了功课。       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09年,总规划面积15.87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区两园”。东园以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着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西园以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好发展需要好战略。伊川铝加工等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和该县产业集聚区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抓提升、新兴产业抓培育”的“双轮驱动”战略密不可分。近年,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围绕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先后引进13家企业,投资总规模超过300亿元。预计到2020年,该县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将实现年产值600亿元。       如今,伊川县产业集聚区铝产业走出传统的单一铝加工模式,已形成了从电解铝到铝板(带、箔)的全产业链条,拥有222万千瓦装机容量、84万吨电解铝、65万吨铝深加工的核心产能。       建设服务平台 优化发展环境       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产业集聚区的公共性服务支撑载体,对推动集聚区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伊川县按照产城互动的规划,将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安排,采取BT、BOT等融资模式,累计实施服务平台项目61个,总投资102亿元。该产业集聚区建成园区道路120公里、供水管网150公里、污水管网113公里、供气管网8公里、110KV以上变电站3座;基本实现水、电、气、暖、道路、通信、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全覆盖;以综合服务为核心,相继建成投用综合服务中心、省铝材质检中心、企业孵化基地、职教中心、医院、公租房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       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该产业集聚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抽调业务骨干到中心集中办公,在企业进驻办理手续方面实行代办、领办制度,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内进驻企业8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2014年,该产业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税收6.7亿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5%,先后获得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最具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铝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已成为该县开放招商的主平台、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核心产能的集聚地,推动县域经济步入了科学转型发展之路。未来几年,年产1000万部智能手机、1000万台平板电脑、7200万片光电触摸屏、570万片集成电子芯片等核心产能有望在这里落地,电子信息产业也将成为推动伊川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