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让社会组织更有作为

25.08.2016  03:00
□本报记者卢松 家住兰考县东关路村的王悦今年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开学前,家境贫寒的她和其他699名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大学新生收到了省慈善总会送来的每人5000元一次性资助。“我们发挥慈善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最近几年救助和帮扶了一大批贫困学子。”8月22日,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刘高贵说。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大展拳脚。但在相对“粗放”的管理方式下,部分社会组织不按时参加年检,一些社会组织名存实亡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既扶“上马”也严监管 今年全国助残日,我省启动2016年“曙光行动”轮椅助行工程,省残联联合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免费向全省残疾人发放27900辆轮椅。基金会秘书长李颖桂说:“基金会1985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募集善款5亿元,开展各类扶残助困活动,让全省32万余名残疾人受益。” “我省不断简化登记程序,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扶持社会组织快速‘成长’,目前社会组织已成为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张正德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社会组织29214个,其中社会团体1172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7365家,基金会123家。 但社会组织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成长的“烦恼”。有业内人士总结说,一方面部分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健全,违章经营、违规办事和违法活动时有发生,市场竞争力不强,公信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缺乏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活力。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监管力度。”除了年检外,今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组织“两随机、一公开”检查审计工作机制,改变过去“事后被动式处理”的监管方式,对社会组织实行全程动态监管。 张正德解释说,每年按照上一年度末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总数不少于6%的比例,按照“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将随机检查审计工作流程和结果公开”的方法,对社会组织开展检查审计。“今年省民政厅已安排5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对140家全省性社会组织开展抽查审计。 加快推动社会组织“去行政化 市场化、社会化是社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与行政机关脱钩,激发自身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行业协会商会急需迈过的一道坎。 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原来由郑州市房管局主管。“脱钩后自主性更强了。现在有什么好的想法,几个副会长、秘书长一商量就能推行。”该协会会长李全云说,协会针对物业管理公司的需求拓展了服务,得到众多物业管理公司的响应和支持,一些原来不是会员的,现在都争着加入。 记者走访了一些“去行政化”的协会商会,他们普遍反映,“脱钩”后政府以购买服务或转移职能的方式由行业协会自我管理、独立运作,人、财、物更加明晰,避免了过去政会不分时的层层行政审批,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让行业协会商会实现了“自主办会”。 去年开始,我省各地都积极开展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工作。今年我省印发实施方案,确定农机机械工业协会等9家省级行业协会商会作为第一批脱钩试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脱钩任务,随后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试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