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频袭原因何在?河南消防总队:电老虎是元凶

21.07.2015  11:51

夏季天气炎热,正是用电高峰期,生产经营场所、城乡居民住宅区域极易发生火灾事故。7月份以来,河南省各地连续发生多起火灾事故,虽未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火灾危险性较大,必须引起社会群众广泛关注和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省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厅党委书记许甘露对此作出明确批示,要求切实做到“一案一曝光,一案一警示”。

      7月10日,记者就近期我省连续发生的几起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原因采访了省消防总队的相关负责人,并实地查看了郑州市海关大楼、经开区东杨社区城中村等火灾事故现场,查找火灾元凶。

      【现状】

      近期火灾事故频发,咋着了?

      7月10日,省消防总队宣传处副处长刘志亮向记者介绍了近期的几场火灾事故:

      6月29日9时24分,河南大学新校区行政楼一楼联通通信交换机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20平方米。疑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7月1日19时45分,三门峡市渑池县高村轮胎翻新修理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475平方米,烧损轮胎、简易办公房等物品。起火原因系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

      7月3日13时01分,郑州市高新区雪松路附近,一简易泡沫板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60平方米,着火建筑系河南天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商私自搭建的建筑。起火原因系员工违规使用电器致使线路短路打火引燃泡沫板房。

      7月7日18时30分,郑州市郑州海关办公楼三楼一办公室发生火灾,幸无人员伤亡,过火面积约40平方米,着火物质为办公桌、沙发、床等物品。火灾原因为电源插线板短路引发火灾。

      刘志亮介绍,电气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都能引起火灾。有的火灾是人为的,比如:思想麻痹、疏忽大意、不遵守有关防火法规、违反操作规程等。从电气防火角度来看,电气设备短路、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雷击和静电也是造成电气火灾的几个重要原因。

      【解析】

      火灾为啥频频“光顾”仓储场所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仅郑州市就多次发生仓库类火灾:

      3月17日,南四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一润滑油仓库发生火灾。

      4月16日,纬五路与花园路口西100米郑州嘉宝服饰公司仓库失火。

      6月8日,郑州市南三环十八里河镇大王庄村一仓库发生火灾。

      6月19日,郑州高新区关庄村一仓库发生火灾,价值500万元的货物“打水漂”。

      7月6日,郑州市嵩山南路南四环交叉口东南的红花寺村,有一大型仓库突然着火。

      刘志亮介绍,“7·6”郑州仓库火灾的原因现正在调查。今年以来,仓库火灾多发,综合火灾的原因可以看出,火灾的发生与其负责人管理不善、防火意识差有很大关系。仓储场所一般多为大空间、临时性建筑,建筑的耐火等级本身就很低,仓库内又存放有大量可燃货物,加上盛夏高温天气,如果对于私拉乱接电线或电线老化没有有效的消防管理,失火的可能性将成倍增加。

      省消防总队提醒,仓库内严禁吸烟,严禁带火种或动用明火,严禁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夹芯彩钢板搭建,严禁生产、经营、住宿于一体;进入库区的内燃机械必须安装防火罩,电动车要装设防火星溅出的装置;仓库内的供电系统和电器应经常检查,发现损坏、开裂、老化等不能完全绝缘时,应及时更换。货物要分类、分垛储存,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保留防火间距。仓库应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巡查。

      【查处】

      全省消防执法行动会持续进行

      针对火灾事故,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公安厅党委书记许甘露对此作出明确批示,要求切实做到“一案一曝光,一案一警示”。

      从7月3日开始,我省消防部门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一场近年来规模最大、最严厉的集中执法活动,全省18个省辖市的消防部门统一行动,对前期暗访和摸排过存在违法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罚款、查封和当场拘留。

      省消防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不少单位场所存在严重火灾隐患问题;有的单位消防设施损坏,消防通道堵塞,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有的单位违法违规建设,建筑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有的单位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夹心彩钢板搭建建筑住人;有的生产经营场所违规住人。

      为遏制火灾多发势头,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启动消防执法行动,主要查处大型市场、高层地下建筑、公共娱乐场所和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以及“三合一”场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居民住宅区等。

      省公安厅同时要求,各地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务必开出一批“大罚单”,包括10万元以上罚款、行政拘留、责令“三停”的处罚和临时查封、强制执行等行政强制,对违法搭建彩钢板房住人拒不整改的必须强制拆除。

      “火灾隐患不消除,违法行为不收敛,全省‘大兵团’消防执法就会一直开展下去。”省消防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预防】

     
火灾消防培训很有必要

      7月2日,《郑州一居民楼失火一条消防微信救母子俩》的新闻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据说,当事人订阅了河南消防官方微信,失火时凭借学到的消防知识自救,安全躲过一劫。7月2日上午10时左右,郑州市祭城社区一居民楼失火,大火把住户的房间烧得面目全非,未造成人员伤亡。据调查,这一单元的住户都通过先前获得的消防知识救了自己一命。

      失火地点四楼东户的徐女士介绍,发生火灾时,她和女儿在家,火势加大后,黑烟弥漫了整个楼道,把楼道里熏得看不清任何东西,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惊慌失措,及时想到了之前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河南消防发布的一条微信。她用打湿的夏凉被堵住门缝,用湿毛巾捂住自己和孩子的口鼻,躲在家里,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安全躲过了这一劫。

      徐女士说:“发生火灾后,我爸很着急地打电话,让我带着孩子憋住一口气,逃下楼去。但是我记得我在河南消防的微信上看过,如果浓烟堵住房门,就不要再贸然下楼梯逃生。

      该单元楼的六楼西户住着一名小伙子,他从窗外看到滚滚的黑烟后,也没有慌乱,用先前在学校学到的消防常识,关紧门窗,并打开卫生间的防盗窗,跃到了顶楼的天台上。

      无独有偶。7月6日晚,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湖办事处东阳社区城中村里,一栋居民楼四楼的一房间起烟但未见明火。房东凭借先前在消防大队培训时学到的技能,使用灭火器将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据该房东介绍,当晚,楼上的住户跑下来说四楼停电了,房东就准备上楼去查看一下电源线路。其间,房东闻到一股电线烧焦的气味,就马上拿起灭火器跑到四楼,当时住户不在家,房东就一脚踹开房门,一看是插座冒烟,还没起明火,就用灭火器对准冒黑烟的插座,把烟给止住了。这名房东表示,现在想起那一天的情形,还有一阵后怕。

      “多亏了消防队教的知识,关键时刻救了俺们这么多人的性命!”房东回忆说,去年至今,他参加过区消防大队举办的几期消防知识培训班,学到了很多关于疏散逃生、初起火灾扑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如发现身边的火灾隐患请及时拨打举报电话“96119”。

      ■防火小常识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如何处理?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灭火;对油开关、变压器(已隔绝电源)可使用干式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能扑灭时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已时可使用干砂灭火;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砂灭火。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那么,居民应该如何避免在夏季不受电气火灾的威胁,确保家庭生命财产安全呢?消防部门给出以下建议:

      ●购买电气设备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带合格证的产品,不要因贪图便宜而购买无生产厂家、无标号、无出厂日期的“三无”产品,从而给自己留下火灾隐患。

      ●规范用电习惯。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电蚊香、电吹风、电熨斗、热得快等用电器具,使用者离开前必须拔掉插头。

      ●定期开展家中电气设备、线路自查,发现电气线路老化,用电设备损坏等隐患,要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及时清理家中和楼道的杂物,电气设备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家中可以配备灭火器、逃生绳索、逃生面具等便利的消防自救工具,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进行处置,迅速逃离火海。

      ●下班后,要关闭办公场所的饮水机、电脑等用电设备的电源,不要让它们长时间待机。

      ●不要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手乱扔,避免烟头引燃纸张等物品造成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