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奶期”的说法其实是误导
南医大二附院儿童医院儿科龚晶
现在很多妈妈都听说过“厌奶期”一说,宝宝只要一不吃奶了,就会担心宝宝是不是到了“厌奶期”。可实际上,“厌奶期”这个说法就真的对吗?我们先分析下所谓的“生理性厌奶期”吧。根据百度上搜索到的说法,所谓厌奶期,就是指宝宝在四五个月大时,不再像前面三个月那样专注吃奶,而是吃吃停停,并且很容易因外界干扰而停止吃奶。甚至还有很多妈妈,会对照着所谓的“奶量计算公式”来计算宝宝吃得到底够不够。只要宝宝稍微少吃一点,就会担心宝宝是不是进入厌奶期,不爱吃奶了;或者急着给宝宝引入辅食,来弥补宝宝吃不够奶时的营养问题。其实,这个所谓的“生理性厌奶期”本身存在一定误导性。
厌奶?其实只是外界太新奇
在这个时期,宝宝并不是真的“厌奶”。要知道,宝宝在第一年的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刚出生的宝宝,视觉、听觉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在之后的几个月,他们的视觉、听觉都在快速发育中。当本来懵懵懂懂的宝宝,开始能越来越清晰地听见、看见外面的世界,并且开始学会识别、辨认后,他们的小脑袋也在快速发育,并对外界更敏感、更好奇。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意味着宝宝在健康成长,并且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也会带来一些小问题,那就是来自外界的信息变多了,宝宝就从比较单纯的吃吃睡睡,变得开始关心各种“风吹草动”,这种情况下,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于吃奶,他当然就不那么专心致志了。
不过,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因为这样宝宝就会拒吃,因为每个人都有生存本能,宝宝也是如此。当真的觉得饥饿的时候,他肯定还是要好好吃的,只是在不那么饿的时候,他就可能敷衍了事,随便吃两口,就关心其他有趣的东西了。对于这种注意力分散导致的“奶量减少”,要想克服,最重要的就是给宝宝提供一个适合进食的环境,让宝宝能在相对安静固定的环境中吃奶,减少外界的刺激和干扰,让宝宝可以专心多吃一些。
辅食?别本末倒置影响“喝奶奶”
有许多宝宝在添加辅食后,开始对吃奶表现得没那么大兴趣了。这时候,爸爸妈妈首先要反省的是:你的辅食是不是喂多了?
没错,“辅食”顾名思义,那就是辅助的。对于1岁前的宝宝来说,母乳(或配方乳)肯定是排第一位的,而从6个月开始引入辅食,是因为此时宝宝需要的营养素越来越多样,又容易在此时出现铁元素不足、导致贫血,所以要开始引入辅食添加。
刚出生的宝宝胃容积只有一个玻璃弹珠那么大,出生后前六个月的宝宝胃容积则相当于一颗草莓大小,等到6个月—1岁时,宝宝的胃也不过就1颗橙子那么大。有的爸爸妈妈先给宝宝先喂上一碗糊糊,转眼再叫宝宝吃奶,这种时候,宝宝怎么可能吃得下呢?
有的宝宝不愿意接受新味道,可能会不愿意吃辅食,一样新辅食要试喂个十次八次才能吃,让爸爸妈妈很头痛;也有的宝宝倒是很乐意尝试新鲜事物,可是却因此对吃奶没了兴趣,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就更应该注意辅食和母乳(或配方奶)的比例,辅食在该喂的时候一定要喂,但也不要本末倒置,因为宝宝不肯吃奶就多喂辅食,那只会越来越糟哦。
奶量?根据公式算不如看生长情况
还有一些爸爸妈妈比较有“科学精神”,会根据一些奶量公式给宝宝计算奶量。
不过我们还是要提醒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宝宝的个体差异性。
事实上,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虽然说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确实有的宝宝就是很能吃,有的就是小胃口;甚至就是同一个宝宝,今天心情好多吃点,明天不高兴了少吃两口,也都是正常的。
要看宝宝吃得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宝宝生长情况如何。
如果宝宝的身长、体重都在该年龄段的正常范围内,且没有出现贫血之类的健康问题,那么说明宝宝摄入的营养就应该是足够的,这时候只要奶量不是差太多,就算少一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另外,宝宝如果在某个时间段吃奶突然变得很少,爸爸妈妈一定要警惕,只要排除了疾病的问题,大部分宝宝都是心理因素导致对吃奶兴趣降低,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进食环境、调整辅食比例等方法,来帮助宝宝好好吃奶。
其他“拒吃”问题
1、突然拒吃母乳怎么回事?
有的宝宝在6个月前后可能突然拒吃母乳,此时可先及时添加必要辅食(注意量要合适),相信宝宝的情况会逐渐改善。如果添加辅食后,宝宝仍然不肯吃母乳,可及时添加配方奶,以防止宝宝出现营养不良。
2、混合喂养的宝宝拒吃奶粉?
如果没有发烧、腹泻、精神不好等症状,那么一般问题不大。宝宝有时候吃得少了,其实也是在根据自己的消化能力调整进食奶量,使肝脏、肾脏得到充分的休息而恢复功能,一般经过十天半个月左右就会重新喜欢吃奶了。
3、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肯吃奶瓶?
这个要检查奶嘴、奶瓶,确实有些宝宝就是不喜欢某个奶嘴、奶瓶的气味,同时要逐步尝试。实在不行也可以尝试其他方法,例如平时不吃、那就在宝宝感觉饿的时候再喂;奶瓶实在不吃,那就试试勺子喂。但要注意的是,喂奶瓶的时候,最好换成爸爸或者其他照料人,由妈妈来实施宝宝可能更容易拒绝奶瓶。
(校对:陈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