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厉以宁逝世,曾勉励郑大学子学好真本事不做“闷葫芦”,为河南发展提了这些建议

28.02.2023  14:55

著名经济学家以宁于2月27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他以“厉股份”在中国经济史上留名,还推动了多项经济改革的进程。

他与河南情缘深厚,曾走进河南高校,为千名学子授业解惑,“一定要学好真本事,要有自主创业的勇气,摆地摊也没啥,有参与社会实践的阅历,抓好大学时代,不能只做‘闷葫芦’。”

他数度关注中原发展,为河南发展献计献策,“中国需要企业家,河南需要企业家。“河南要抓住机遇,要靠大智慧、大手笔,写大文章。”

01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逝世

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全校师生沉痛悼念厉以宁先生。

对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来说,厉以宁可不是陌生的名字。

厉以宁一生致力于经济领域研究,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厉以宁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 “孙冶方经济学奖”、 “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等。他还曾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荣誉奖、 “终身成就奖”等称号,其中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国国内最具专业品质、最有影响力的一项评选,也是中国认知度最高、最受社会各界推崇的一个品牌,也被誉为中国经济领域的“奥斯卡”。

02他是“改革先锋”曾被称为“厉股份”“厉民营”

在改革之路上,厉以宁始终奋力疾呼。

公开报道显示,上世纪80年代,厉以宁在阐述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思路时,比较系统地对“股份制”改革进行了思考。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在当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辩论中,他始终坚持以所有制改革为主线。此后,经历了“价格闯关”、承包制等多种尝试后,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报告,才正式让股份制改革走上舞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名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厉以宁推行股份制的贡献可总结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明确企业有限责任、完善公司结构治理这三点。2013年,厉以宁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股份制改革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证券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改革(成果)之一。

厉以宁遂以“厉股份”在中国经济史上留名。

之后,厉以宁又陆续有了“厉民营” “厉土地” “厉城镇”等一系列称号。

大河报•豫视频首席观澜记者梳理发现,针对民营经济,厉以宁提到,中国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信心,他表示,要想让中国民营企业家发挥更大效用,就要把民营企业站到前面来。法律必须保护产权,包括无形产权、知识产权,包括其他的产权如欠债人的产权也要保护,这样的话,就能够使民营经济发展起来。

他曾提及,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的主体都是企业。然而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大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国企的公平竞争迟迟未能实现。

他还提到应该关注民营企业的准入难问题。虽然政策上我国经济的很多领域都是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当民营企业试图进入时会出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进去了容易碰钉子,要解决所谓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他还曾提及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建议增设中小银行。

03 厉以宁多次在河南调研 关注粮食增收和产业发展

厉以宁逝世的消息传来,很多人扼腕叹息之余,以多种形式表达沉痛之情。

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缅怀厉以宁先生时表示:中国改革的推动者、践行者,股份制的倡导者,在理论的引入、创新和实践的总结、突破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姝威27日晚发布文章悼念厉以宁,她表示,厉教授用充足的论据和严谨的理论坚持己见,为我国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同日晚间,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撰文悼念时表示,厉以宁教授一生成绩斐然,片纸无法尽述……悲痛之余,吾辈唯有奋发图强,刻苦努力,为国为民贡献绵薄之力,方能报答其知遇之恩。

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曾担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跟曾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厉以宁曾有不少的接触机会。

宋丰强印象很深的是,其中在2010年的两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参加了宋丰强所在的小组讨论,作为农业界的基层委员,宋丰强在会上给温家宝提出了农民增收有“九盼”,温家宝也以“九答”来回应,当时宋丰强坐在厉以宁旁边,“他年龄很大,但精神非常好,听得很认真,一直在详尽地记录,会后我们还就一些农业产业的话题进行探讨,很多见解让人佩服。”

之后几年中,根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安排,每年会有一周左右的调研,宋丰强也多次随同厉以宁调研,在河南的漯河、驻马店以及一些豫北城市,留下了调研的足迹,“我们去的是一些粮食主产县,调研题目包括增加粮食生产等,每次调研中,(厉以宁)他当时已经80多岁,但依然冲在一线,他都很认真地询问,记录,就一些细节问题和当地的同志交流,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精神让人敬佩,深深怀念。”宋丰强说。

04 与中原大地渊源颇深 多次为河南发展建言献策

厉以宁生前多次来到河南。

其中2007年4月27日,时年77岁的厉以宁在近2000名郑州大学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站在郑大的讲堂上,就彼时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为学子们做精辟演讲。

“中国需要企业家,河南需要企业家。”在谈到就业问题时,厉以宁告诫大学生,一定要学好真本事,要有自主创业的勇气,摆地摊也没啥,有参与社会实践的阅历,抓好大学时代,不能只做“闷葫芦”。

据当时的报道,整场报告持续两个小时,现场掌声不绝于耳。

再将时间的齿轮拨回到2010年。这一年的河南,经济总量久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亟待起飞的河南已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如何把关系中原亿万人民福祉、事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的大事做好?

2010年9月19日,厉以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上就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他说,“河南要抓住机遇,要靠大智慧、大手笔,写大文章。”

“区位适中、城市集聚、人口总量大、粮食产量高、文化底蕴厚”,他在总结河南的优势时指出,“这些优势主要还是潜在优势,必须要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区位适中,要转化为物流通畅;城市集聚,还要构建起城市的辐射网;人口总量大,要通过培训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粮食产量高,要继续稳产丰收,提高农民收入;文化底蕴厚,还要充分发掘,成为文化产业大省。

厉以宁还对河南发展提出建议:加强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工农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原地区城市的作用、促进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平衡。

同时,厉以宁也很关注郑州的发展,为郑州在21世纪初第一个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高兴,他还表示位于中国中部之中的郑州,会在21世纪的下一个十年,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康亚飞 樊雪婧)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