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务公开:“阳光工程”凝聚发展正能量

08.01.2015  11:47

              “平棉能有今天,靠的是职工的信任,职工信任的基础是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严格的民主管理。”近日,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赵玉亚在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座谈时说。该公司是一家由国有企业控股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改制的头几年,企业的民主氛围出现了滑坡,劳资之间产生了隔阂,加之市场环境不佳,生产经营难以为继。2011年,企业于逆境中重拾厂务公开的老传统,管理层和职工间再次架起了连心桥,企业的运营也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连续6年进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在中国棉纺织行业经济效益指标排序中位列社会贡献率前50名。

              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生动证明,通过厂务公开让广大职工知厂情、议厂事、谋厂兴,已是大势所趋。

              1998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基层职工群众的一个伟大创造应运而生。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厂务公开工作步入快车道。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推进厂务公开”写入党的大会报告。

              16年来,河南省紧跟形势发展,厂务公开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不断推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培养了大批厂务公开先进单位。

              1999年,我省就成立了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等6家单位组成的河南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各省辖市也建立健全由市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和工会参加的领导小组。全省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会积极运作、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同年《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意见》下发后,我省积极推动人大立法,先后制定出台了《河南省企业职工民主权利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围绕深化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探索制度创新,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该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在坚持发挥职代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我省建立了民主议事协商会、劳资恳谈会等公开制度,并通过厂务公开栏、局域网、意见箱、接待日等作为厂务公开的有效补充形式,拓宽了公开、对话、质询渠道。在传统公开事项之外,向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等方面延伸。

              截至2014年,我省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18.5万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建制工作取得快速发展,建制企业15万余家,建制率达92.1%,有效促进了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不断推进,小微企业得到了有效覆盖。

              成绩的背后是企事业单位的辛勤实践,数字的背后是职工的切身感受。中原油田的一位职工对记者说:“企业推动‘阳光企务’,让我的心里很暖。”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成绩显著,前路宽广,但依然任重道远。维护法律尊严,落实中央要求,回应职工期待,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依然在路上。

(记者胡艺通讯员  白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