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归侨老人分享幸福生活点滴
中国侨网郑州6月30日电(王秋兰)现居郑州的陈福来老人是一名印尼老归侨,也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不仅待人宽厚,而且还非常热情。笔者每次到其家中,都会为笔者冲上一杯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咖啡,缓缓地向笔者讲述一些往事。
近日,当笔者来到陈福来老人家中时,他正在临摹毛笔字,看到笔者的到来,像往常一样,老人一面热情地招呼笔者坐下,一面走进厨房为笔者冲了一杯香浓的咖啡。
谈到近期的身体状况,陈福来老人说,也许是年龄真的大了,去年生病住了三次院,为了增强身体的体质,今年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特意买来毛笔字帖去临摹,而且临摹毛笔字是每天上午必做的一门功课。
“悬肘写字是一种体力运动,所以练习毛笔字有益于身心健康。”陈福来笑着说:“另外,每天的中午饭过后,我都会到楼下,与楼下的街坊邻居打麻将,唠唠嗑,经过这半年的时间,目前身体已经调理过来,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闲聊时,老人还曾提到,年轻时他能歌善舞,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人,由于当时工作忙,受经济条件所限,所以这些爱好几乎被淡忘,不过,现在还能模糊地记起一些舞步来。
陈福来介绍,他的老伴去世后,难以承受的打击使他的身体也逐渐消瘦下来,其子女们经常过来看望他、开导他。儿媳妇知道他的身体不好,经常在国外将买来的一些好牛奶和糖果寄回国内,并且隔一段时间都会邮寄一次,看到儿媳妇和子女们这么孝顺,这对老人来讲,还有什么比现在的生活更重要,更值得满足的呢。
当提到正在上小学的小孙子时,陈福来欣慰地笑了,指着沙发旁边的贴满了“三好学生”奖状的一面墙说。聪明、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得的奖状都贴在上面,几年来,几乎已经贴满了整个墙壁,这也是让陈福来老人最高兴的地方。
现在,陈福来老人每天早上都会去晨练,很难令人相信,已经八十多岁的他有时候还会骑着自行车去买菜。不过,偶尔也会乘坐地铁一号线,体验一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此外,陈福来老人十分关心关注时事,看新闻、阅读报纸的这个习惯几十年来一直都没有改变过。哪个地方出现什么难题了,老人每天忧心忡忡,茶饭不香,夜不能寐,得知一些事情有所好转,老人悬着的那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在郑州的几十年里,陈福来老人在勤勤恳恳工作的同时,也亲眼见证了郑州变迁,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黄沙满天飞、因为没有马路遇上下大雪时行人一个接着一个滑到...。.这是老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候来到郑州时所看到的景象。陈福来由衷感叹地说道:“多亏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我们才有如此幸福美满的老年生活。”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即将开通运营的地铁二号线等等,如果不经常外出的话,你可能会认为身处的郑州是另外一个城市,变化实在太快了。在几十年前,这都是我们不敢想象的事情。”陈福来感慨地告诉笔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