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6年来最大规模文物迁移 “国宝”杜岭方鼎先挪窝
搬离﹃老家﹄
进入“新家”
昨晚,郑州,当很多人早早进入梦乡的时候,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却灯火通明,正在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文物搬迁。送走最后一拨游客,在严密的安保措施下,搬迁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
白手套翻飞,或先拆解,或直接搬运,一件件大小文物被送上小推车,从主展馆的各展厅内运至100多米外的西配楼新建展厅。当晚,145件从主展馆4000多件文物中精选出的展品,按计划必须全部送入西配楼,为14日就要开展的“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做准备。
而在14日以后,更大规模的文物运输,将在主展馆和库房之间进行。7月7日,河南博物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主展馆14日起封闭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详见本报7月8日A18版)。这意味着,主展馆内原有展品绝大部分将被搬入库房,这也是6年来河南博物院最大规模的一次文物动迁。
记者现场见证了这场搬迁的开端——
6年来最大规模文物迁移
现场|百余米距离,布置了多道岗哨
“这次搬迁时间稍稍有些紧,因为主展馆14日闭馆前还要对公众开放,西配楼的新展览又要马上举行。”现场,河南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琴告诉记者,不过,因为经历了1998年老馆搬新馆和2009年布展升级改造,大规模的文物搬迁对博物院来说并不陌生。
按照计划,月底之前,主展馆内原有展品大部分将被搬入库房,而该院“九大镇院之宝”将兵分两路,贾湖骨笛、杜岭方鼎、玉柄铁剑、武曌金简四件将于12日晚“移驾”西配楼,入列“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大名鼎鼎的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等其余五件,将在稍晚的日子转移至库房。
昨晚7点多,记者在博物院看到,大批安保人员带着防具列阵,而从主展馆至西配楼并不算远的百余米距离,布置了多道岗哨,无关人员都被清理出了核心区域。“此前一个小时,博物院刚刚召开了又一次搬迁动员会,我也记不得是第几次会了,总之对搬迁注意事项千叮咛万嘱咐。”李琴告诉记者。
不过,当晚的一个特殊情况是,为庆祝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成立十五周年的一场演出在8点开演,工作人员必须等待观众全部入场,广场上“闲人”最少的时刻开始“动手”。
8点20分左右,游客已降至最少,随着安保人员的指示,第一批8辆小推车,运送着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杜岭方鼎,以及一件出土自焦作的东汉时期七层陶楼,浩浩荡荡出发了。记者看到,杜岭方鼎独自占用了一辆小车,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而体格巨大的陶楼,被拆分成了数十件,由7辆小车运输,每辆小推车有三人负责,分工各自不同,一人推车,一人扶着文物,一人看护。
“小心,这里地上有几个膨胀螺丝!”“看好,这里地面有点鼓!”安保人员不仅跟随“车队”保驾护航,还有专人在一些特殊的位置提醒“路况”,以防止意外的颠簸,对文物造成损伤。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很快,7辆小车陆续钻进了西配楼一楼,记者看了看时间,耗时三分钟。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