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博士生返乡笔记走红 触及农村转型之痛

26.02.2015  10:03

王聃(职员)春节长假期间,一位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和微博等转发。“返乡的交通不再那么拥挤,故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有失落;相比春节,丧葬是村民共同体呈现力量的难得时刻;青年打工者的婚姻受到物质的压迫,而知识在乡村显得无力。”这位名叫王磊光的80后博士生在文章中描述的乡村生活见闻,触动了一大批读者,不少人看后评价“感同身受”。(详见25日河南商报》A05版)

正如网友所说的,这篇笔记,既是一个返乡学子眼中爱恨交加的“老家”,亦是无数人所熟悉的乡村文化切面:家乡是用方言来思维的;许多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如今他们不少人在城里有房有车;过年回家路途遥远,让人对“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厌倦;农村人与人的关系,很大程度是靠老一辈维系,年青一代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农民处于“个体自治”状态,唯有春节、祭祀、葬礼才能相聚。细节熟悉,却又令人揪心。

乡村的凋敝与沦陷,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到,这位博士的返乡笔记,显然再一次强化了关于乡村文明凋敝流失的印象。尽管描写的只是一个村庄,但从文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当下农村建设中的所有问题:曾经对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敬已不复存在;农村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普通的农村家庭也经历了裂变。人情开始变得冷漠,曾经具有凝聚力的农村开始“原子化”。而大多农村居民不得面对的,还有医疗、留守与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它们令人烦恼与忧愁。

以上是村庄的悲伤,又何尝不是真实的“村庄里的中国”?不错,对农村关注的政策力度在逐年增加,但农村的沦陷仍然在持续,农村的重建任务还任重道远。此种落差为何会产生?一方面在于重建需要时间和逐步推进,另一方面也在于,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的反哺力度依旧远远不够。农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城镇化的原始动力,城镇化却走得太快。它征用了农民的土地,却没有带来另外的谋生渠道;它把大批的农民吸引到城市,却又不太关注那些留下来的人。

每个远行者心中都有一个故乡。倘若不曾认识“老家”,就会不认识农村,而倘若不认识农村,更就难言认识中国。如何来看待这篇引发关注的博士返乡笔记?王磊光认为,这只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其中”,但此种对于故土的热忱,有必要被推广。与此同时,必须深刻地看到,返乡笔记提出的,更是乡村治理和农村建设的命题。农村因为城镇化已经失去了太多美好的事物。我们有必要从乡愁中挺身而出,更好地建设新农村,重新定义乡村与改造故土,这需要全社会的同心协力。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