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与古襄汉漕渠的渊源
长达1432公里长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通水在即,她将自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陶岔渠首蜿蜒北上,穿越地下煤海,跨过许多深沟大壑和千古黄河故道,直达京津,形成一条绿色的生态旅游水利观光带,还必将为改变调节沿线的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工程浩大的人工河流上,有一段百余里的地段,既不需挖掘隧道,也不用泵站提水,渠水便可一路自流北上,在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的中国东部,实属罕见,这就是古今闻名的襄汉漕渠故道。古襄汉漕渠在哪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又和古襄汉漕渠有什么渊源呢?
从世界地理位置上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的北半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板块。全国除南方少部分位于亚热带外,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形成了天然的季风气候,北方干旱少雨,水量不足,粮食产量不高;南方炎热多雨,水源丰富,堪称鱼米之乡。因此,南水北调、南粮北运,成了中国人从古到今的梦想。
《宋史》中记载,北宋赵匡胤定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后,为“广军储,实京邑”,解决军队吃粮问题,首先疏浚了汴河、蔡河等河流,把漕运视为经济命脉。当时的汴河,是连接黄河、淮河和长江的主要内河航道,但只能解决长江下游的粮食和物资运输,而长江中上游和汉江、湘江一带的粮食物资,必须绕道江淮由运河转运京都,十分不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西京长安转运使程能多次向宋太宗赵光义献策,建议皇帝引南阳白河之水,向北流入沙河、合蔡河,抵达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将南方粮物通过漕运送达京师。宋太宗经过考虑,采纳了程能的建议,当即下旨诏令唐河、邓县、汝阳等八州县的民工及兵丁数万人,堑山填谷,挖掘漕渠之浩大工程。此漕渠历经博望、罗渠、少柘山等数百里,据传说,现在的沙山就是当年挖漕渠时堆积而成的。当时,经过一月多的开挖,河道引水北上,由于当时条件差、技术落后,这么浩大的引水工程也没经过什么勘查和测量,终因裕州城(今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南的垭口处地势太高,至此却不能引水而宣告失败。
时隔10年后,北宋皇帝宋太宗又采纳朝中阎文逊、苗忠等大臣的上疏,重新启动南粮北运的漕渠工程,随诏民工和士兵数万,治荆南漕河,引古白河北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襄汉漕渠,“襄”为古襄邑城(今睢县)的简称,“汉”指汉水。襄汉漕渠最后又因裕州(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南垭口地势高的缘故,使引水受阻,以劳民伤财的结果而告终,南粮北运的良策,又变成了可想而不能实现的长期梦想。按照史料记载的方位找到方城县城东约一公里处,这里正是方城垭口,身临其境,竟感觉不到周围地形巨大的落差。自垭口向南望去,一马平川、万顷良田之中,清晰可见一条长达数公里的壕沟,这条壕沟蜿蜒曲折于今天河南省方城县券桥乡张庄村的八里沟、张庄自然村,录庄村的王禹庄自然村和大营村,当地人称“十万沟”、“始皇沟”,这就是古代的襄汉漕渠遗址。“八里沟”的名字由此而来,在方城方言中,还遗留下一个与这个遗址及其历史事件相对称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形容词:“逞能”,用来形容“言出不能行”的人!
星转斗移,日月轮转,朝代更迭,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再也没有提起重修襄汉漕渠之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帝、官、封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人民当了家做了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经过50年的艰苦工作工作,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襄汉漕渠可谓我国古代南水北调工程的最早尝试,也为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借鉴。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相关专家多次来这里考察,最终确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城段的走向与宋代襄汉漕渠的走向基本一致,两者相距约100米。为保护襄汉漕渠遗迹,1985年10月,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政府将襄汉漕渠沙山段、二龙山段、东八里沟段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鸭河口水库二分干渠大赵至杜洼段、郁庄至二龙山段,正是利用了襄汉漕渠故道,浇灌着全县大片良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竣工通水,标志着新中国的昌盛和富强。这种工程的圆满完成,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未曾实现过的中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