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政策审议能否通过 河南父母6大疑问解读

26.05.2014  09:17

  河南放开“单独二孩”政策进入倒计时,很多爸爸妈妈却又着急起来:该政策能不能顺利通过?通过后何时才开始实施?已经“抢生”的“单独二孩”还罚款吗?有没有年龄限制或者“生育间隔”?根据市民反映,东方今报记者梳理出河南父母的六大疑问,结合全国23个实施“单独二孩”的省份和省人大、省政府的相关工作进展,提前为您找寻答案。

   这次审议能否通过?

  可能性很大

  “我从新闻报道里得知,省人大常委会早在今年3月份就审议‘单独二孩’政策了,可是,当时只是审议,并没有付诸表决。我省人大27日召开的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后会不会进行表决,会不会顺利通过?”昨天,郑州市民刘先生咨询。

  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关人士说,一般来说,修改地方性法规的程序要历经“二审”,若没有太大争议,一审也可表决通过。由于放开“单独二孩”涉及的法律条文修订较为简单,相关人士表示,“一审”通过的可能性极大。

   通过后何时执行?

  有望当天实施

  表决通过了,是不是立即开始实施?东方今报记者根据全国23个已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市区来看,浙江省是1月13日通过表决,1月17日正式实施,延迟4天;上海是2月25日表决通过,3月1日正式实施,也是延迟4天。除此之外的其他21个省市区,均是通过表决当日或通过表决次日开始实施。

  综合全国情况,有业内人士指出,我省有望通过当日或者次日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也就是说,宣布政策实施之日及之后诞生的、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新生儿,都是合法儿童,肯定不会受处罚。

   抢生”是否处罚?

  各地规定不一

  去年11月16日,中央宣布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后,“抢生”是否会被处罚?

  记者统计后发现,安徽规定,对于中央《决定》公布前,“单独夫妻”已生育二孩的,已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不再退还;未征收或者未征收完结的,终止征收。北京、广西规定,对于实施之日前已经怀孕但没有生育的夫妻,在批评教育后“可以按有关规定补办二孩生育手续”。有意思的是,四川明确,实施前“抢生”的照罚不误,但“抢生家庭”不算超生者可补证。

  除了上述几个省市区之外,其他多数省份的做法延续了“‘抢生’按违法生育处理”的思路。至于我省咋规定,明天将会有答案。

编辑:岳文帅 联系记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