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顺风车协会成立 一点手机就可免费搭顺风车

17.11.2014  11:44

  大河报2012年5月18日A04版曾对叶占通发起的“免费顺风车”进行报道

  洛阳公益顺风车协会在举行活动

  □记者计思佳魏朝林文图

  核心提示|昨日,洛阳顺风车协会召开成立大会。据悉,该协会已有5000人,3000余辆私家车参与。10月15日,经洛阳市洛龙区民政局批准,该协会成为洛阳地区首家经民政部门批准的公益顺风车协会。成立大会上,该协会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将开发APP,76天后,大家就可以通过手机免费搭顺风车了。

  现状|发起4个月,3000辆私家车加入

  昨日上午,在成立大会现场,洛阳公益顺风车协会会长田津涛告诉大河报记者,该协会于今年7月初发起,10月15日在洛阳市洛龙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目前通过微信公共平台,收集、发布免费搭车信息。

  “从7月至今的4个多月时间中,公益顺风车已发展到120个微信群,有5000多人、3000余辆爱心私家车参与其中,累计提供免费车讯3600条,帮助600多人享受了免费乘车。”该协会秘书长王敬依介绍说。

  心声|我希望对方能感受到我的真诚

  “以前我们几个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路上主动提出免费带别人一程,但往往会遇到冷脸,所以我们想做一个这样的平台,积累起口碑,既能让大家绿色出行,也免除后顾之忧。”田津涛告诉记者。

  爱心车主代表熊顺才说:“雨雪天气,看到路边有人乘不上车时,我都会主动提出送一程,却总是遭到拒绝。”看到顺风车协会成立时,熊顺才相信这个平台能让他的爱心不再受到“冷落”,便马上加入了。

  协会发起4个月以来,至少有20个人坐过熊顺才的顺风车,他还会提前在车里准备好水果,如果是女孩,熊顺才一定会把对方送到安全的位置才离开,“既然是做好事,我希望对方能感受到我的真诚”。

  还有不少人通过协会搭乘免费长途顺风车。今年9月初,来自洛阳伊川的采棉工潘格和姐姐、姐夫,通过搭乘胡振峰的大巴车,经过53个小时、3130公里的旅程,从新疆石河子回到了洛阳。“刚开始还不相信,但一听到对方的洛阳口音,我们就觉得家乡人不会骗人。

  延伸|想在更多领域给更多人帮助

  除了发布免费的顺风车信息,该协会还想将公益领域进一步拓展,这也是他们要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原因。“如果对别人进行捐助,会涉及资金的管理,注册后我们就有了公共账户和公章,方便大家对协会的资金进行监督。”田津涛说。

  记者在该协会的微信公共平台上看到,11月11日发布了一条关于宜阳县两岁儿童梁绍毅一年前被烫伤现急需钱做二次手术的求助信息。昨日的成立大会上,田津涛亲手将这些日子募捐来的6589元交到了梁绍毅的父母手中。

  “洛阳顺风车微信平台有大量的人关注,所以我们相信一旦有市民遇到危急情况,需要救助,就能最快时间得到响应。”王敬依说。

  创新|开发APP,搭顺风车快捷更安全

  王敬依告诉记者,现在微信平台每天约发布30条车讯,“都是大家将信息发到各个微信群中,我负责汇总发到公共号里,每天7点、11点、5点发布,大家根据电话号码自己联系”。

  王敬依坦言,在该协会成为爱心车主或想搭便车目前都没有要求实名认证,基本上都是朋友介绍。“我们目前的建议是,无论是车主还是乘车的人,出发前将车牌号或者对方的身份证拍照,并发到微信里,保证自己的安全。

  为了让大家搭顺风车更快捷更安全,该协会现在已经联系了公司开发APP,根据双方的合同,该手机软件将于76天后正式上线。

  据技术人员介绍,这款APP界面类似于打车软件,使用前必须提供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如果有只载女乘客或要求对方不能抽烟等要求,可以在备注中说明。使用时,无论是车主还是搭车的人,只需要输入行程的起点和终点,系统便会自动显示匹配的人。乘车后,双方还可以互相评价,进行互动、反馈。

  难题|出了事故怎么办?

  顺风车并不是新鲜产物,由于是免费搭车,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如何划分成了令人头疼的事。田津涛也坦言,当初为协会注册的时候,碰到不少阻碍,也是因为不少部门担心将来出现交通事故,遇到纠纷,很难处理。

  对于搭乘顺风车的安全问题,该协会法律顾问张运超告诉记者,他们要求加入协会的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要把好事做好。一旦顺风车出现交通事故,首先要看交警部门如何划分责任,如果顺风车司机没有责任,车辆受损和人员伤亡的情况由对方承担;如果顺风车司机有责任,那他就要承担责任,包括所搭乘人员的赔偿。

  但该协会不少爱心车主也提出,如果出了事故让他们赔偿,感觉自己是“好人流汗又流泪”,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此,田津涛说,现在已经有保险公司提出,要为该协会的会员免费赠送人身意外保险,该协会也计划成立爱心基金会,以应对各种意外。“顺风车是一件好事,既节省资源,又传播爱心,我们一定要让其持续发展,不能因噎废食。

   相关链接

  媒体上的那些免费顺风车提倡者

  ◎北京“奔驰哥

  从1998年开始,北京的王永开始开顺风车,从最开始遭遇白眼和不解,渐渐获得人们的理解和认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感谢。由于他开的是一辆奔驰轿车,渐渐地大家都叫他“奔驰哥”。

  2012年1月10日,王永联合邓飞等五位公益人士在新浪微博发起“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倡议大家开顺风车搭载同路的老乡一起回家,缓解春运困难。截至2月10日,参与活动的微博网友超过1.8万人,500余名车主帮助1000余名乘客免费回家过年或返城工作,得到了网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

  叶占通,也曾在郑州带头推出“免费顺风车”,最多时503辆私家车加入进来。爱心车主们在私家车的后视镜系上绿丝带,车的前挡风玻璃下放上一个写有“免费顺风车”的绿牌,只要有人要搭顺风车,他们都会载送。

  谈起带头推出“免费顺风车”的原因,叶占通说:“我在航海路东段上班,家住高新区化工路,每天从南环或北环走,路线较长。高峰期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很多人苦等出租车,或者挤不上公交车,就有了让人免费搭车的念头。和两个朋友一说,他们也很乐意这样做,而且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加入。于是我们就在去年10月份建了一个QQ群,群主叫‘斌哥’,号召大家在上下班途中免费拉人一程。

  和王永最开始的苦恼一样,“叶占通们”也面临着不被人理解和信任的苦恼。

  ◎郑州叶占通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