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小升初报名首日,哪个区压力大?证件有啥"讲究"?

15.06.2017  20:27

  6月15日,是郑州市区公办“小升初”跨区、零星报名第一天。郑州市在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等9个区开放报名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报名点人数不少,但秩序较好。最明显的是,今年,有备而来的家长增多,他们提前了解政策,准备相关材料,报名时速度加快;但也有个别家长太粗心,因证件不齐多跑趟。

◆现场:报名点增设窗口,细心家长报的快

上午9点,在金水区的报名点记者见到,门口不仅设置了咨询台,还有醒目的导引图。导引图上,郑州市户籍跨区报名、郑州市户籍零星报名、非郑户籍跨区报名、非郑户籍零星报名四类人群需到几号窗口办理,一目了然。

报名点内,金水区教体局不仅为家长们准备了遮阳棚,还将办理窗口增至6个,并增加了工作人员,虽然前来报名的人数不少,但秩序井然,且报名速度加快。

报名现场,有备而来的家长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报名,家长李女士就是其中一个。李女士为儿子报名时,不仅带了所需的相关证件,还带来一沓水电气暖的缴费证明和物业证明。原来,李女士在郑州所购的二手房还未拿到房产证,但其已实际入住,担心没有房产证会影响孩子报名,李女士特意查询了相关政策,备足材料,很快就报上了名。

而家长王先生却因忘带居住证,不得不又跑了一趟。

◆热点:这些情况怎么报名,或许对你有用

○户口与住址不在一个区怎么报名?

在金水区的报名点,有一位来自中原区的家长报名时“卡壳”。

原来,这名家长的孩子在中原区一所小学毕业,其实际居住地也在中原区,但户口却在金水区。对此,金水区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像这样户口与实际居住地不一样的情况,应该以实际居住地为准进行报名,并相对就近划片入学。

○拆迁户子女怎么报名?

据了解,拆迁户子女报名,主要以拆迁协议为准。如果拆迁时间比较长,或者属于异地安置,不再回迁等情况的话,就以其目前实际居住地址为准,需要提供租房合同、居住证等材料,尽量保证相对就近地满足孩子入学的需要。

◆动态:压力最大的金水区,今年有4所中小学投入使用

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计划招收981个班。每年,金水区都是郑州市内九区中入学压力最大的区域。今年,该区的入学压力集中在哪儿?

据了解,今年金水区农业路以北、北环以南区域为入学压力较大区域,且这部分区域中小学也比较少。不过,昨天大河报记者获悉一个好消息,为缓解入学压力,今年,金水区将有3所小学,一所中学开始招生。这4所学校分别是冠军路中学、丰收路小学、文劳路小学和宏康路小学(注:这4所学校名字为暂用名)。这4所学校投入使用后,将缓解部分入学压力。

◆释疑:报名证件多,但个个有“讲究”

“为什么报名时要提供这么多证件?”有家长问。为此大河报记者特意咨询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为您一一释疑。

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为例,其需要提供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薄、父母身份证,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小学毕业证或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等。

其中,父母身份证不必多做解释,户口本是为了证明一家三口的关系,居住证是为了保证学生父母有固定住所,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是为了保证学生父母有固定工作或收入,借读证明是为了更好的监测到该学生是否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证或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为了保证学生是六年级小学毕业生。

也就是说,每个证件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如果证件不太符合要求,就需要提供其他的证件来作为补充。

◆温馨提醒:

报名首日,家长扎堆。

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提醒,只要证件备齐,很快就能报上名。报名还有两天,请家长们莫着急,错开高峰,备齐证件别跑冤枉路。

【责任编辑:宋月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