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连增”话期盼(二)
合作社:种田打好“绿色”牌
“今年收成非常好,玉米平均亩产1400斤左右。”12月7日,西平县三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建超说,“可惜收购价太低,最低每斤只有0.74元、最高也不到1元钱,存点粮赌赌后市。”
丰收不增收,面对同样问题,临颍县少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没实力留后手,“粮食不出手,如何向老乡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合作社理事长李少强表示。
事实上,经过多年持续提高粮食价格,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价格倒挂产生了“封顶效应”。与此同时,国内农业生产要素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刚性抬起,尤其是长时间持续高强度开发,生态环境约束和资源条件约束更成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两道“紧箍咒”。
“我感觉,种粮的前途还得靠绿色。”李少强说,以合作社今年试验深松深耕的2000亩农田为例,玉米生长期天气炎热,遭遇旱情,这些绿色模式耕作的农田集水保墒,防涝抗旱,玉米不但长势好,每亩平均还能增产10%左右。
“如今,老乡们亲眼见到绿色种粮的好处,积极性很高。明年我准备免费大面积推广。”李少强算了一笔账,深耕深松平均每亩增加成本二三十元,但能增产50公斤左右,每流转托管1000亩农田,就能增收四五万元。
孙建超也有自己的“绿色算盘”:拉长种田的绿色产业链。“一面加大秸秆还田,一面多买几台秸秆打捆机。”孙建超说,秸秆还田能增肥增产5%至10%;秸秆回收变废为宝,一吨能卖100多元,周边的电厂、化肥厂都抢着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产增效,永城市百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庆伟更有“新想法”:今年秋收前,国家在永城现场测产推广玉米大豆带状生态型复合种植技术,“玉米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豆,明年我就准备比葫芦画瓢!”曹庆伟笑着说。
“先前没出路,现在有了门路”,几位合作社理事长都表示,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资金,一方面希望国家能把更多的种粮补贴补给真正种粮的新型职业农民,一方面希望加快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要是也能‘换钱’,绿色农业发展就更不愁啦。”曹庆伟的话道出广大粮农的心声。 (记者 杜君)
产粮大县:藏粮于技增产有方
张文明是延津县司寨乡平陵村农民,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流转经营土地1000多亩。
“今年俺种的玉米最高亩产达到980公斤,又创了个新纪录。”12月8日,张文明自豪地说。
近年来,延津县和省农科院开展了院县共建活动,张文明的农田是活动基地之一。在省农科院专家和县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他选用了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种植密度,降低氮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后期采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式,实现了抗倒伏的目标,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想高产,离开农业科技可不行。”张文明感慨,过去种田不讲科学,这样高的产量想也不敢想,一亩能收个四五百公斤就不错了。
记者从延津县农业局了解到,2015年全县粮食生产总面积141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95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36.2公斤,玉米种植面积46万亩,平均单产达到646.7公斤,连续多年实现稳产增产。
延津县农业局局长李占先介绍,近年来全县不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依托全县12个区域农业技术服务站,开展零距离技术指导服务,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粮食生产中的技术棚架问题。
记者看到,各区域站配备了农技服务车,农民将技术指导需求反馈到区域站,农技服务车不到半小时就会赶到现场,解决他们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新的信息化手段也让农民有了更多接触农业科技的途径,延津县构建了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平台,农民随时随地就能找到专家进行咨询。
“延津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正在打造‘中国第一麦’品牌,必须进一步凸显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延津县副县长罗鹏说。
今后,延津将继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让优质高产良种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氮肥后移、精量播种”配套技术,玉米“增密晚收、分次施肥”配套技术等实用增产技术到田到户,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记者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