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河南省引丹江水年均增长三成

07.01.2016  10:15

  1月6日,记者从全省南水北调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南水北调供水量将不断扩大,预计每年递增30%,逐步达到足额用水目标。

   通水元年成绩优异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我省切实加快水厂建设,努力扩大供水范围和用水量,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截至今年1月5日,全省已建成水厂48座,累计有31个口门及3个退水闸开闸分水,供水9.57亿立方米,相当于为我省输送了9座大型水库,有效缓解了各地水资源短缺困局。

  目前,能用上丹江水的省辖市已达10个,分别为南阳、漯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市,此外还有省直管市邓州市,供水水厂达到41个,日供水能力达到330万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00余万人。

  通水元年,我省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受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表彰。

   从9亿到30多亿

  按照工程规划,我省多年平均供水量为37.7亿立方米。受多种客观因素制约,通水初期,沿线各省市用水量暂时达不到规划水平。

  省南水北调办主任刘正才介绍,在“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水厂建设,此外还将建设6座调蓄工程、调蓄池等,预计每年供水量将增加30%,逐步达到足额用水目标。2016年,计划供水10.69亿立方米。

  目前,丹江水已成为沿线许多受水区的主要水源。如郑州市通水元年引水2亿多立方米,黄河水已成为备用水源,到2017年将用足5.4亿立方米的分配指标,进一步夯实中原龙头的水利基础。

   过半天数为Ⅰ类水质

  丹江水口感好,是许多百姓舌尖上的体验。

  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丹江水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水质标准。在106项检测指标中,104项已达到Ⅰ类水质标准。其中,我省供水水质均符合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天数超过五成,水质稳定达标。

  未来,我省将进一步加强水质保护工作,积极完成《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编制及年度实施工作,严格执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严把新建项目专项环保审批关,加强总干渠两侧生态带建设,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记者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