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竞争加剧 资质渐成生死分水岭

08.05.2014  18:20

  “传统的药房业态正在被电子商务的潮流席卷,未来3-5年,医药电子商务约500亿的产值让很多人对这个领域垂涎欲滴。”药城网董事长孟岩对医药电子商务如是解析。

当人们已经开始对3C、综合电子商城这类话题性十足的电商形态感到审美疲劳和厌倦之时,医药电商在这两年的不断冒头和间歇性制造的话题,让人不得不对这片所谓的电商唯一的一片“蓝海”感兴趣。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医药电商们笑到最后的筹码还不是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而是有无药品互联网交易资质。孟岩坦言,“这个资质成了很多药企和其他机构进入该领域的最大门槛,在这个不电子商务将无商可务的时代,绝大多数药企和实体药店欲纷纷‘触网’,但国家对这一块监管非常之严。”

  据悉,目前国内具备药品互联网交易资质的企业只有仅仅8家,药房网、金象网、药城网算是其中三家,另外5家目前尚未涉足医药电子商务。

之前,京东商城、当当网、天猫商城等电商大鳄竭尽所能申请该资质未果。无奈之下,京东选择了与具备该资质的九州通药业展开强强联合,2012年5月,诞下“京东好药师”。当当网和天猫商城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至今当当网和天猫医药馆也只能在线销售部分保健品。

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传统药店和主流电子商务网站的加入,中国的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无疑是块诱人的蛋糕。据专业数据调研公司的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电子商务未来的市场份额可达到数千亿元,而目前医药电子商务的总交易额不到20亿,市场空间巨大。

  孟岩告诉记者,医药电商和其他电子商务比起来门槛要高得多,这也是很多想要试水医药B2C的电商被挡在门外的原因。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申请网上药店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即要具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两证”《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而正是这“两证”,成为横亘在诸多机构面前不可逾越的障碍。

面对与具备资质药企合作的京东、1号店,采取迂回策略的天猫等这些来自医药行业外的竞争对手,孟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医药B2C的门槛虽然够高,但目前确有不少资质不全的网上药店进入,用户要加以辨别。”

资质对于医药电商而言,固然重要。但业内人士分析,网上购药人群的关注点已不再是经营资质、药品质量,而是逐渐转移到物流、价格等网络购物的一般性问题,这一方面,表明消费者对网上药店的信任度在提高,另一方面,如何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摆在医药电商面前的当务之急。

  提升用户体验,除最基本的配送快之外,专业化的服务才是医药电商的核心竞争所在。孟岩一针见血地指出,“建设专业化的网上药师服务队伍来为用户实时提供答疑解惑才能增加用户粘性,继而为医药电商的发展壮大打下夯实的基础。”

2010年底到2011年上半年,团购网站迎来了发展高峰期,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准入门槛较低,一时间纷纷进入,出现团购泡沫,造成了行业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一批批团购网站相继倒下。对于医药电子商务会不会步团购网站后尘这个问题,孟岩表示,“医药电子商务不等同于团购市场,在这个市场孕育阶段,国家就为其定下了极高的准入门槛。出现行业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但行业内专家认为医药电子商务却存在着隐患,“就怕一些机构唯利是图,只看到这个市场的巨大盈利空间,而视国家相关政策及监管措施于不顾,一味冒进,扰乱市场秩序。到时,坑害的不仅仅是企业本身,还有广大百姓,毕竟药品关乎人体健康。”

【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