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发力“最后一公里”

04.02.2015  10:36

  记者贝贝

  虽然此前声称的“元旦前后放开网售处方药”政策迟迟未到,但是医药电商对开闸前“最后一公里”已做好冲刺准备。1月29日,医药电商平台壹药网以4.5亿完成了新年“第一融”,另外也有消息显示,刚获得一亿美元融资的挂号网也在近期完成对医药电商网站金象网收购。相比医药电商的欣欣向荣,传统的药店购药模式却显得冷冷清清。有消费者认为,医药电商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传统的购药模式,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医药电商虽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是品种等方面的限制仍会遭遇发展瓶颈。

  上午下单购药,下午收货

  到药店或医院排队买药,这是最传统的药物购销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如今却悄然改变。

  记者走访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部分实体药店发现,药店客流几乎“门可罗雀”,其中在体育西路某药房,据记者观察统计,约34分钟左右才有一名顾客上门买药。

  “上午下了单,下午药就到了。”在珠江新城某写字楼工作的黄小姐向记者表示,由于工作地点距离药店有很长一段距离,因此她在近期使用了某医药电商平台提供的药品配送服务,在她的推广下,目前公司同事都用这项服务来买药。

  相比于写字楼白领在新模式上“尝鲜”,部分老城区居民还是倾向于在药店买药。记者在荔湾区芳村走访发现,不少药店仍然受到消费者欢迎,其中绝大部分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医药电商这些高科技我根本不懂。”今年67岁的陈先生是某药房的老主顾,他认为相比传统药店,医药电商所配送过来药品的质量心里还是打个问号在实体药店可以刷医保卡,上网就不行。

  物流配送仍是“冲刺重点”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药品终端销售收入中,处方药占80%、非处方药占20%。而零售药房所占的市场份额大概在20%至30%,同时有1万多亿元的处方药销售在医院完成。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网售处方药政策明晰后,这1万多亿元的处方药就算有一部分可由市场进行选择,那么医药市场的格局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正如黄小姐等白领消费者所言,“买药如何变得更便利”是目前医药电商与传统购药模式博弈中的“痛点”。因此,对于网售处方药政策快松绑、药品种类结构相对完整的医药电商而言,选择可靠的物流模式已成为冲刺的必要条件。对此,自建物流或与可靠的第三方平台合作成了医药电商平台可选择的两个方向。

  以上市公司九州通(600998,股吧)为例,目前该公司全国的省级大型医药物流中心达到23个,地市级医药物流中心也有32个,终端配送点达到400多个,在同行业中规模尤为罕见;另外,医药电商平台七乐康也在去年12月宣布自建物流公司,目前该物流系统已在广州正式投入使用。

  相比部分同行的“财大气粗”,选择第三方物流是目前大多数医药电商网站所选择的模式,壹药网CEO陈华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自建物流需要一定数量的订单量作维系,因此自建物流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当然,在医药电商“热火朝天”布局时,物流配送行业也“不甘寂寞”。如近期有消息也显示,快递公司顺丰日前已成立医药食品事业部,准备在医药电商新政策松绑后杀入医药物流,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物流巨头的涉足将对未来医药电商物流竞争将更加剧烈。不过上述人士也表示,目前虽然资本等方面对医药电商亟不可待,但是网售处方药及物流配送政策出台时间和细则的不明确性,依然影响医药电商的深度和宽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