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VS互联网:到底谁把谁娶进门

14.08.2015  20:22

  拿着处方走出医生办公室,患者下一步该做什么?除了去划价拿药,你还可以拿出手机拍张照。当然不是为了晒朋友圈,而是将处方拍照上传APP。药店根据药品报价抢单,获得订单的药店完成交易后进行药品的配送。这是阿里健康去年11月份在石家庄开始的一项医药移动互联应用测试,一经推出,引起了医药以及互联网领域的关注。

  药品可以这样卖出去,玩法前所未有。占据药品销售近80%份额的医院,被打开缺口。医药业界意识到互联网公司已经攻入自己的家门口。一时间,互联网倒逼医药分开、甚至颠覆医药界的论调充斥业内。

  互联网+医药还是医药+互联网?

  医药行业人士指出,我国传统医药服务行业存在资源分配不均,以药养医积重难返等等产业链系统性桎梏,行业营销模式亟待转型。

  放眼全行业,互联网+浪潮席卷包括医药在内的传统行业。药企在内外环境的变局中,如果自身不进行互联网改造,势必被互联网所改造。但如何选择转型道路?究竟是互联网+医药还是医药+互联网?

  互联网巨头阿里、百度的线下医药企业合作、并购如火如荼,各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医药类手机端和PC端应用陆续面市,吸引着用户的眼球,似乎已经在这场“谁是媳妇谁是婆”的较量中取得先机。

  然而业界人士指出,传统医药企业触“”,远比互联网企业触“医药”有优势。传统的医药行业,固然受到互联网技术挑战,但自身拥有的资源也并非互联网一朝一夕可以颠覆。不管是医疗企业还是药品企业已经坐拥实业和医疗资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发挥传统优势,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

  谁娶谁不重要 过的好才重要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都想成为绝对胜出者时。有些医药企业关注争议,但不陷入争议,利用传统医药资源布局,积极拥抱互联网,走的是一条自我重构之路。仁和集团正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宣称:仁和集团是掌握传统资源的互联网企业。这意味着仁和正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向互联网战略转型。

  

  仁和,OTC领域的巨头之一,妇炎洁、优卡丹、可立克、闪亮等几大药品是业界知名的OTC品牌,有1家上市公司,13家药品及保健品生产企业,3家医药科研机构、5家医药商业公司。1.8万名销售人员经过多年的市场深耕,与32万个终端展开业务合作,遍及各大城市、县、乡社会零售药店。基于这些传统资源,仁和如何进行互联网转型呢?

  以用户为中心

  互联网世界是以用户为中心,而传统药企别说不知道自己的广告浪费在哪,药卖给谁,甚至连药品流向都是一头雾水。

  “仁和经过15年的积累,拥有32万家直供药店及医疗机构,1.8万销售员工”,仁和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文龙介绍说,“能拥有这样的规模正是因为我们了解我们的用户。现在发展互联网模式,我们会基于用户资源优势进行产品开发,我们的互联网转型就是用户体验最全面的体现。

  以“”为核心

  今年2月6日,仁和一款面对消费者的APP“叮当快药”上线,这是与药店以合作的形式展开。用户打开APP,浏览药品信息,专业药师为其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用户确定所需药品后下单,由线下合作实体药店完成送药上门。

  “叮当快药以‘快’切入市场,承诺核心区域28分钟免费送药上门, 7×24小时全天候服务。目前,已完全覆盖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天津、深圳、西安、苏州、郑州、南昌、上海、重庆、济南、武汉、沈阳、南京16座城市近500家药店,用户超过百万。” 叮当快药高级副总裁俞雷介绍说。“接下来还将继续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叮当快药将计划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近万家药店,目标上亿用户。

  业内人士指出,叮当快药通过线上专业药师的咨询指导,线下送药的极致服务,一买一送形成两次重要的药、店、患之间的沟通互动,多维服务。使药企、药店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需求是什么?日积月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服务范围的扩大,医药商品的丰富,用户体验的提升,药、店、患之间的信息交互还将成指数级上升,形成海量的用户数据库,为大数据营销奠定基础。

  

  以智能硬件产品为驱动

  仁和的四大OTC产品尽管畅销,但放在叮当快药上上千个品种中,也会被冗余信息所影响。如何保持这几个品种的优势?仁和对此设计了智能硬件产品,以智能硬件为载体,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依从性,进而培养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比如,智能优卡丹,分为两部分:第一是温度计,贴在孩子肚脐上,每天晚上睡觉一帖,只要温度低于25度就会报警,提醒孩子可能有感冒的风险。第二部分就是手环。考虑到报警不能把家里所有人都吵醒,仁和设计了一个手环通过震动来提醒小孩子可能会感冒的信息。” 叮当云健康CEO唐德凯介绍说。“小孩发烧感冒咋办?用优卡丹啊,优卡丹哪里有售?当然是叮当快药。这一产品链条的设计,是以实物药品为传统资源,以用户为中心,千般呵护,这是合乎情理的用药场景。

  以和合共赢为理念

  仁和的互联网转型除了与线下实体药店合作之外,还积极加强横向合作。比如,与移动医疗第一医患平台春雨医生合作,构建医+患+药的布局。春雨医生拥有25万名实名认证的医生,并有数千万患者资源,是移动医疗业态中“轻问症”模式的典型代表。医患互动,会形成医生对患者的咨询建议,用药是最终的结果之一,叮当快药成为了其提供药品的第三方平台。

  此外,与O2O巨头美团合作,美团外卖为叮当快药提供药品入口,带来流量,叮当快药为美团外卖拓宽服务范围,使其由送饭服务延展至送药服务,叮当快药在医药行业的资源优势将与美团外卖形成高效互补。

  以M2F整合上游资源

  药企时下面临的是原辅包材价格的不断上涨的问题。上游价格成本直接影响到终端消费价格。如何降低终端价格,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呢?仁和的互联网转型在将终端做到极致的同时,也在整合上游原材料及成品药采买端资源。

  “很多药企的口服固体制剂外表的糖衣,用的是白糖,但由于药企的产品结构不同,用量大的企业,每年可以采购几吨,价格相对低一些,而用量少的可能还不到几十公斤,价格就很高。怎么办?”杨文龙举了一个例子,“大家组成工业采购联盟,集中和供应商统一购买,内部再根据各自需求调配。这样,大家都愿意集中在一块,利用各自资源展开深度合作,当然,这就包括了药品的供应。

  于是,仁和发起组建了由260家生产企业组成的FSC(Factory Service Customer,药企联盟健康服务工程)联盟。其中,推出和力物联网整合各方资源,优化供、产关系,打造全国原、辅、包材及药品供应商M2F平台。可以在医药产业链最前端实现原辅料和包材集中采购,降低联盟会员整体制造业采购成本,进而降低药品价格。

  以B2B连接上游产品和下游终端资源

  上下游资源都进行了整合,中间的商业流通资源如何布局?有人认为生产企业无需做商业,国内商业公司林立,大约近1.5万家,委托配送不就行了?

  但是,正因为商业流通的混乱,造成了传统医药行业中间环节过多,很多利润在其中被无谓地消耗了;药品在冗长的流通调配中,质量也是个大问题。于是,仁和的叮当医药孕育而生。叮当医药是基于线上的B2B模式,将260家药企的产品资源集中在网上,用于线下32万家实体药店的采购供应。

  M2F+B2B +O2O的全产业链的生态闭环

  仁和的互联网转型,依托自身的传统资源,在产品端,通过M2F模式,整合药企资源,形成采购联盟、工业联盟和信息联盟,降低采购成本,信息共享,从而降低药品供应价格;在流通领域,通过B2B模式,连接上游的产品与下游终端,构建符合现代医药电商发展的配套医药物流供应体系;在终端,通过叮当快药,连接药店与用户,成为医药O2O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并以智能硬件来优化用户体验,提高重点药品的可及性和用户忠诚度。

  以用户为中心,叮当快药是其关键,和力物联网是保障,叮当医药是配套,以此形成M2F+B2B+B2C+O2O的全产业链的生态闭环。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陆挺认为,在仁和叮当大健康生态圈的M2F+B2B+O2O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产生盈利空间。在患者用户端,通过叮当快药和叮当云健康的运营方式获取用户流量入口,用药品+医疗服务+X(未来还将有围绕药店、药品、医疗服务等等展开的“X”变现工具)作为强变现工具,从而逐步实现盈利。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