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互联网+医疗” 打造“15分钟医疗圈”

01.04.2015  09:38

中原网讯(记者 邢进 谷长乐) 在郑州市“互联网+”样板城市的规划中,关于“医疗”,是这样描述的:“腾讯云、大数据及微信公众号可以帮助实现数字化医院建设、远程医疗试点、搭建公共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

实际上,关于数字化医疗的建设,郑州早已起步,多家医院已经实现了手机APP挂号就诊、远程医疗,居民健康档案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地图式定位服务,打造“15分钟医疗圈

2008年6月,大街小巷开始出现身着蓝色制服的片医,他们骑电动车穿梭在每一个居民区,上门提供医疗服务,采集市民健康信息。如今我市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逐步完善,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开“郑州片医网”,点击“片医地图”,覆盖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中心立即出现在屏幕上,点击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即可查询到地址、片医姓名、电话;而从任何一个小区出发,抵达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步行不超过15分钟。

这就是市卫计委多年来倾力打造的“医疗卫生地图式定位责任服务”及“15分钟医疗圈”,依托互联网,郑州城乡居民均可方便快捷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登录“郑州卫生信息网”,可预约全市医疗机构的挂号,实现了网络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和各诊疗单位门诊预约挂号、窗口挂号的一体化。

医生查房时,患者的所有诊疗信息就立即显示在手机移动查房客户端上,它已在全市多家医院普及。

目前首批6家示范单位已建设了电子病历、检验、影像、病案信息管理、移动查房等系统,开通了电子阅览、叫号、远程诊断和双向转诊等业务。

建数字化医院,一部手机完成所有就诊流程

数字医疗是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省会各家医院近年来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医院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去年郑州人民医院“支付宝服务窗”正式上线,只要用支付宝钱包关注“郑州人民医院”并绑定诊疗卡号,患者就能在手机上完成挂号、候诊、交费、取报告等就诊环节,还能对医疗服务“好评”或“差评”。

在郑医集团内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的远程医疗也通过“万诊宝”基层医疗物联网平台得以实现。村医只要将检查结果通过“万诊宝”设备传输到郑州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后方专家就可以在线进行同步远程会诊。

经过数年建设,涵盖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的郑州市中心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已投入使用,这使得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延伸到区域医疗联合体内的每一家成员单位,使更多基层居民受惠。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