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面临发展机遇 掘金A股产业链

13.11.2014  17:22

  在日前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蔡天智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到92.94亿元,未来5-10年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

  10月中旬,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我国健康服务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而医疗器械作为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支撑行业,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数据显示,医疗器械设备的市场规模在2011年已达到1200多亿元,2000年-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约21.3%,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3000多亿元。

  而早在今年8月,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称,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将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9月,商务部反垄断局在上海进行医疗器械领域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调研。

  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也在提高。国信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研究报告指出,现在国内一些医疗器械公司,已拥有精湛技术,如医疗影像,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与跨国公司产品没有明显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医疗器械仅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14%,这与国外42%的比重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概念股解析】

  乐普医疗:心血管平台构建完毕,全产业模式启动

  乐普医疗300003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撰写日期:2014-11-10

  事件。

  近期我们调研了乐普医疗,就公司战略和经营情况与公司高管进行了深入交流。

  控股新东港,纳入心血管专科重磅产品。

  公司以自筹资金5.76亿收购新东港51%股权,标的公司作价11.3亿元,以15年净利润1.21亿元为基础,动态市盈率9.3倍,估值合理。新东港主营产品为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原料药和制剂,是全球最大他汀类药物原料药生产商之一,也是四家拥有阿托伐他汀制剂生产批文的内资企业之一(嘉林和新东港为片剂剂型,天方为胶囊剂型,广东百科为分散片剂型,胶囊剂型适应症小于片剂剂型,分散片与胶囊与原研剂型不同,临床地位低于片剂,相同剂型中新东港产业链长于嘉林,具有成本优势且质量可控).

  阿托伐他汀是由辉瑞原研重磅心血管药物(商品名立普妥),连续多年排名全球药品销量首位,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款单品种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美金的药品以及累计销售额突破1000亿美金的药品。我们认为公司此次收购新东港后,阿托伐他汀制剂上量将非常迅速,原因在于:1。公司拥有根植于冠脉支架系列的心血管专业化销售平台,前期收购新帅克以氯吡格雷为试金石,心血管大品种专科药销售渠道已经理顺,2。公司并非首次接手阿托伐他汀销售,公司之前与天方药业合作,具备阿托伐他汀临床推广的经验,预计今年天方的阿托伐他汀在河南的销量就已将达350万盒,3。公司收购新东港后同时拥有原料药和制剂批文及产能,阿托伐他汀产业链更长,比竞争对手成本更低且质量可控,在招标中优势更明显,4。嘉林被收购后由于辅料问题被举报处于停产,公司目前介入阿托伐他汀是非常合适的时机,5。公司通过收购已经构建了包括抗血栓药品(氯吡格雷)、抗心衰药品(左西孟旦)、降血脂药品(阿托伐他汀)的心血管专科药产品线,销售策略可以更灵活主动。

  实际控制人与高管参与增发并锁定三年彰显信心。

  公司同时公告定增预案,向兴证资管、新东港董事长王云友、中关村国盛、润辉香港、国开泰富五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拟募集不超过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格21.55元/股,此次认购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参与增发前蒲忠杰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9.30%股份,参与增发后持有27.97%股份,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外延并购大超预期,心血管专科平台构建完毕。

  公司今年6月完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国退民进后,灵魂人物蒲忠杰先生变身实际控制人。近期,公司的兼并收购无论从速度、数量还是与公司主业互补性上均大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这与蒲忠杰先生长期专注于心血管行业有关,也是我们一直看好公司的最重要原因。目前乐普旗下拥有国内外11家控股子公司,产品覆盖全国1200家以上心脏诊疗中心,大健康全产业链,医疗器械、制药、移动医疗和医疗服务四位一体的心血管全产业链平台已初具雏形。公司在定增预案中也提到,未来将加大兼并收购力度和频率,继续布局移动医疗设备、O2O平台、问诊/预约就医/健康管理系统APP、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第三方检测中心、远程会诊中心、高端新型医疗服务机构、心血管专科医院群、医生互联网社区、患者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和检测人群互联网社区等多个入口平台。此外公司还公告参与设立乐普-金石健康基金,该基金主要为健康产业寻找和培育优质项目,资产规模10亿元,同时参与设立山蓝医疗健康基金,该基金以投资医疗器械、移动医疗、生物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早期项目和成长阶段项目为方向,资产规模3亿元。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的外延并购或成为常态。

  全产业模式启动,闭环形成盈利模式更丰富多变。

  目前公司已经构建成心血管专科全产业链,盈利模式也将更加丰富多变,与现有可穿戴、APP应用、药店或医疗服务(诊所、医院)只有单一业务的企业不同,公司并没有期望在这几块业务上实现单独的盈利,可穿戴设备、APP或诊所医院都将成为入口,公司期望通过丰富的产品群以及优秀的激励机制将医生和患者同时牢牢粘附在公司全产业链构建完成后形成的闭环内,实现公司制造业例如冠脉支架、心血管专科药等核心产品的盈利。

  持续研发投入,产品线将不断丰富。

  公司一直是研发销售两头都非常强势的公司,继推出Nano后,公司研发持续投入,近三年研发费用呈快速增涨态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9.38%。未来公司将继续重点推进完全可降解聚合物支架、植入式双腔心脏起搏器、复方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右兰索拉唑片的研发。目前奈西立肽正在申请II期临床,预计手机血糖仪和试纸明年一季度拿到注册证,全降解支架17年下半年上市销售,国产双腔起搏器15年上市。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因收购新东港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通过,定增发补充流动资金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暂不考虑新东港合并报表以及增发对业绩的影响,维持公司14-16年EPS分别为0.56元、0.69元和0.91元的盈利预测以及29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支架价格下降风险。

  阳普医疗2014年3季报点评:盈利提升,高增长趋势延续

  阳普医疗300030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胡博新,丁丹撰写日期:2014-10-20

  投资要点:

  优异产品梯队组合,中长期成长趋势确定,维持增持评级。智能采血系统带来采血管捆绑销售,维润赛润有望在4季度上量,维持2014~2016年预测EPS为0.25/0.38/0.57元,公司从单一采血管业务向体外诊断等多领域拓展,2014~2015年公司有望陆续新增POCT、空气净化系统等众多新设备与试剂,形成优异的产品梯队组合,中长期成长趋势确定,依靠并购平台积极探索扩大,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7元。

  净利扣非增69%,利润率提升,延续高增长趋势。2014年1~3季度,收入2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增41%,扣非增70%,略低于我们业绩前瞻50%的预测。Q3单季度扣非增速84%,环比Q2显著提升,并高于收入增速在于采血系统毛利率提升,以及新业务增量,Q3单季度毛利率49%,同比提高9.02个百分点。新业务增量包括:①维润赛润等代理新业务增长;②智能采血系统等设备的推广。对比我们前期预测,智能采血系统销售模式有所调整,投放比例上升,导致单季度销售低于我们的预期,但投放带来采血管销售和样本效应将在4季度和2015年显著体现。考虑到采血管企业竞争数量增加,未来公司投放的力度还会加大,采血管业务还将保持稳步增长趋势,而且捆绑销售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

  激励减持冲击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完成增持激励。1年到期后,激励员工会在1个月左右全部减持,高管限售需要分批减持。参考公司目前交易换手率,减持对股价影响非常有限。

  风险提示:智能采血系统为国内首创,推广可能低于预期。

   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1%,主要是受医疗系统和国内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增长带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亿元,同比减少24%,管理费用的提升以及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大幅减少是其下滑主要原因。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减少1%,归母净利润8000万元,同比下降15%。公司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医疗系统业务占比增加带动毛利率显著回升

  分业务来看,2014年前三季度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下滑8.3%,收入占比78.6%,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医疗系统业务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71.5%,收入占比达到20.3%,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收入份额得到快速提升。而受毛利率较高的医疗系统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到32.2%,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另外,国际软件业务占比进一步下滑至22.2%,同比减少8.7个百分点。

  关注医疗系统和汽车电子领域发展

  目前公司医疗相关业务已经拓展至医疗设备、医疗IT基础设施、医疗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健康管理等领域。短期来看,公司医疗业务收入主要受医疗信息化驱动的医疗设备、医疗IT和解决方案收入增长驱动,以熙康云平台为主的健康管理业务正处于投入建设期,未来盈利有待观察。汽车电子方面,公司正由车载系统外包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转型效果值得期待。

  估值:“中性”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37元、0.43元和0.53元。目标价14.40元基于瑞银证券VCAM工具(WACC=8.4%)进行现金流贴现推导。

  鱼跃医疗:制氧机业务大幅回升,电商业务爆发,业绩符合预期,给予“增持”评级

  鱼跃医疗002223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钱正昊撰写日期:2014-10-27

  投资要点:

  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11.72%,毛利率同比上涨4.35%,基本符合预期。公司2014年三季报收入及归母净利润为13.65 /2.52亿元(折合EPS0.47元,略低于我们预期的0.49元),同比分别增长20.69%、20.0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4.35%。公司14年三季度单季收入为4.29亿元,同比增长11.72%,净利润为6022万元,同比增长13.21%,毛利率同比上涨4.35%。

  上半年制氧机业务回暖明显,血糖仪渠道开展顺利,电商渠道爆发增长。就13年而言,制氧机收到销售新政影响,销售出现下滑是导致业绩增长疲软的主要因素,预计13年制氧机收入下滑约15%;而14年随着13年老产品库存的清理以及14年新品的推出,上半年制氧机业务增速回暖明显,收入达到2.93亿元,同比增长53%;同时上半年血糖仪产品开发客户600家,三甲医院近100家,市场切入顺利;同时,上半年电商业务收入仅9000万元,大幅高于之前6500万元预期,同比增长300%,预计14年规模将达到约2亿元,成为利润较大贡献点。

  收购苏州日精,进一步拓展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线。公司以669万收购苏州日精45%股权(约股权对应净资产),苏州日精数字血压计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同时公司此次收购将一定程度上完善在血压计的中高端供应链以及国内的血压表的布局,同时更好地应对2020年全面禁汞的负面影响。同时此次收购价格相对比较低,也体现了公司的高议价能力。

  稳定内生增长+大规模外延重组扩张,看好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随着公司医渠以及原有强势OTC渠道的不断内生稳定扩张,公司原有业务预计将维持20-25%的增速,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安全边际。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持续的进行医院渠道类产品的收购,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医渠的产品线,引入国内外优质产品,进一步进行外延扩张,为15年的高增长奠定基础。考虑到公司外延扩张以及电商业务的快速提升,我们维持公司14-16年EPS为0.61/0.97/1.25元,对应PE为45/29/22倍,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