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次披露自贸区申建版图 拟涵盖郑汴洛三个片区

30.04.2015  09:36

    拟涵盖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本报讯(记者 赵振杰)4月29日,我省召开自贸区申建工作会,会议披露了河南自贸区的申建思路、功能定位和区域范围。

  据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介绍,我省申建自贸区的思路是:以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国家级开发区等为载体,以促进流通国际化和投资贸易便利化为重点,以国际化多式联运体系、多元化贸易平台为支撑,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借鉴推广上海等自贸区经验,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内外流通融合、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对外开放高端平台,发展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为内陆地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转型发展探索新模式。

  关于功能定位,我省初步提出4个定位: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中心。构建陆空海对接、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创新国际物流运作管理模式,打造国际化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和集散分拨中心。引领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探索促进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便利化新机制,创新流通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建设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大宗商品贸易和期货交割、国际贸易金融等综合运营平台。投资贸易便利的内陆开放高地。创新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对接国际贸易新体系,推动互联网经济下投资贸易方式变革,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先行区。探索放管结合,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流程优化、运作规范、高效便捷的监管体系。完善口岸功能,健全信息平台,实施“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体化通关通检新机制。

  在区域实施范围上,拟以郑州为主涵盖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网内网外相结合,一区多片分层推进,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其中郑州片区约80平方公里,包括郑州航空港区块、中原国际陆港区块、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侧重于探索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洛阳片区约20平方公里,以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侧重于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开封片区约20平方公里,以国家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侧重于探索以促进消费流通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

   郑州:“一区多园”申建

  本报讯(记者栾姗)4月29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申建初步构想》正在论证阶段,按照“一区多园”的申建原则,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主体,同时考虑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金融核心区、集装箱中心站等纳入其中。

  目前,郑州航空港已形成了除非洲之外、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手机产量约占全球供货量的八分之一,覆盖全省、联通国内12个关区的电子口岸已上线运行;郑欧班列货运量、满载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位列中欧班列第一;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先全国。郑州,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已雏形初显。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郑州片区申建自贸区的主体,也是全省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学习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和做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推进投融资、贸易、物流、监管“四个便利化”为核心,加快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实验区发展需要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机制。

  郑州市政府相关人士介绍说,郑州片区侧重于探索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实验区已率先在全省首推“三证一章”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郑州已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开封:打造文商旅国际合作区

  本报讯(记者童浩麟)记者4月29日从开封市政府获悉,在日前出台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申建初步构想》(以下简称《初步构想》)中,开封将利用自身的文化旅游优势,打造文商旅一体化发展国际合作区。

  截至目前,开封市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是中部六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96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2.6亿元,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居全省前列。

  据该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开封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优势,结合国际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资本优势,提升服务外包发展水平,扩大商业存在规模,重点发展教育、医疗、旅游、文化、软件和信息等服务贸易产业国际合作。打造一批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品牌集聚区、时尚消费区,提高区域商业综合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洛阳:高度重视申报工作

  本报讯(记者杨玉璞)连日来,“努力申请自贸区、让古都洛阳更出彩”成了洛阳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心声。

  洛阳市高度重视自贸区申报工作,成立了以代市长鲍常勇为组长的申报协调领导小组,统领有关部门,精心筹备。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申请自贸区筹备工作汇报,并组织有关部门到北京、上海等自贸区取经学习。

  洛阳市商务局负责人说,洛阳市与郑州、开封联合申报自贸区,意义非凡。洛阳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洛阳机场是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二级机场,辟有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昌等15个城市的直达航线。洛阳是我省除郑州外拥有铁路口岸的城市,目前即将开通洛阳到青岛的“五定班列”,此举意味着洛阳的货物能实现一站式通关,打通了洛阳的“绿色出海通道”。洛阳综合功能完善,也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现有一类航空口岸、二类铁路和公路口岸,边防检查、口岸查验、检疫机构齐全,是豫西地区出入境旅客集散中心和集装箱进出口集散中心。

  目前,洛阳市正在进一步细化申请自贸区方案,让未来的自贸区定位更加明确、规划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合理。

  方案上报后,还要做什么?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以下简称《方案》)递交只是开始,可以说,申建自贸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4月29日,在省自贸区申建工作会议上,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直言“任务艰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据悉,目前我省各项申建工作正有序推进,正在对《方案》进行细化完善,对各片区实施范围及试点内容进行论证。在做好申建工作的同时,省商务厅研究起草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河南省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正在推动落实28项在全国推广、6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广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为申建河南自贸区奠定基础。

  据介绍,下一步,我省还将做好五方面工作。进一步完善总体方案。紧盯国家自贸区战略推进实施情况,进行细化研究论证,大胆探索新的试点内容。尽快明确各片区的实施范围和试点内容。尽快细化研究相关领域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在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专业服务、航空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服务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选择若干具体行业,全面梳理影响制约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进一步论证放宽准入的可行性以及风险评估、事中事后监管等内容,形成自贸区框架下的政策突破点和改革开放新举措。扎实做好上海自贸区“28+6”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河南省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了工作台账。近期省自贸区工作办公室将分批次赴境内外特别是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开展实地调研学习,与有关自贸区建立沟通联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