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在气象领域大有可为

30.03.2016  19:04

本报讯 记者贾静淅报道 “我国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迈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迅猛,其应用领域迅速拓展,在气象领域的应用也将大有可为。

杨元喜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所有气象观测台站(包括固定的和移动的)都可以将气象观测传感器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端集成,生成时间、空间基准一致的动态气象信息,可以为大范围的数字气象产品生成提供时空基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报文通信方式,可将采集的气象信息自动回传到数据处理中心。

据记者了解,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气象预警信息系统已在各地气象部门投入建设,该系统正是利用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解决用常规通信手段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难以覆盖偏远地区的问题,增强偏远地区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

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地观测本身也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根据其固定地基的高精度观测,可以反解大气参数。”杨元喜认为,气象部门还可利用气象卫星搭载高动态、高精度的北斗导航接收机,为气象卫星的轨道测定、气象参数解算等提供精确的轨道参数。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气象领域已广泛应用。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在北斗探空、北斗反射信号探测、北斗预警发布和北斗水汽电离层系统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基于该系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应用持续开展,在提升气象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也得到拓展。

责任编辑:郝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