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谁学”北大论道:APP里找老师
今时今日,什么事都要用APP:买机票,选餐馆,订酒店,导航,旅游……一款小小的APP,简直可以托付终身!
那么,如果有一款APP,可以轻轻松松找老师,究竟要不要得?
这次,跟谁学也到北大论道了!当生活遇上APP,当教育遇上APP,当老师遇上APP,当学生遇上APP,望穿APP所引领的移动互联江湖,慧眼所见,谁是英雄?
下午1点,引爆时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13报告厅开展了一场名为“24小时+ 当生活遇上App”的新媒体分享会,来自全国各地十多家互联网公司高管在这里分享了他们的公司产品以及他们独特的理念和创意。
下午2点56分,惊艳瞬间。
跟谁学VP吕伟胜上台介绍跟谁学。“我离开了新东方,没有了助理,没有了司机,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了。于是我一下子在手机里装了20多个APP。”吕伟胜的开场白,一夜回到解放前怎么办?就用APP!
现在O2O行业这么火热,但唯一被习大大所调研和关注的还是教育O2O行业。为什么呢?因为只要一个APP,大山那头的孩子们就可以享受到和北京上海一样的教育资源,而这也正是移动互联网的魅力。
跟谁学是一个泛教育全品类大平台,只要有一技之长,有才有范儿,就可以当老师。简洁而又精彩的分享结束后,很多对跟谁学感兴趣的北大同学向吕伟胜提出问题。
提问1:跟谁学和其他教育平台的有什么区别呢?
吕伟胜:首先,我们是综合性全品类教育平台,内容很丰富,而同类产品一般是专门单一类别的教育平台;其次,我们不仅服务个体老师,也服务于机构,而它们是解放个体老师,颠覆机构;还有同类型的产品一般只能做到帮学生找老师的单一功能,而我们除了能够帮学生找到好老师外,还能给老师和机构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说视频直播、线上授课、教室租赁、家校沟通、教务管理、考勤管理、作业管理,等等,这些都是别的产品所不能提供的。
提问2:跟谁学是不是做的太泛了?
吕伟胜:我认为我们做的并没有太泛。首先,每个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他可能既需要学习英语,还需要学习职业规划,生活中还想学怎么做菜,这种情况下他需要打开多个不同的APP才能满足这些不同的学习需求,但是跟谁学一个APP就能解决他的所有学习需求。
另外中国人比较喜欢大而全的东西,比如微信。而在国外没有类似微信这样包罗万象的的产品,他们都是用不同的软件来做不同的事情,比如他们用Instagram发照片,而用Facebook看朋友圈,用Twitter刷微博。但是在中国,只要一个微信就把这些事情全部解决了。
既然大家喜欢比较全的东西,而客户本身有些方面的需求,因此我们也要做相对泛教育的综合平台去满足大家的需求。而且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于以前PC时代,同一时间手机只能打开一个APP,这种情况下对APP承载的功能要求会很多,综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问3:平台老师的质量如何把控?
吕伟胜:刚入驻的老师需要把学生通过线下带到线上来,然后获得评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他。另外,互联网是平台思维而不是机构思维,我们不希望像机构一样来面试老师,因为我们坚信在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公平的互联网环境下,优秀的老师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而薄弱的老师会逐渐被淘汰,这是互联网的力量也是互联网的魅力,老师的选择自然也会有对应的互联网方法。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同的算法来保证对老师的推荐和排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这样确保优秀的老师能够比较容易被用户找到,而最后的选择交由用户来决定,评价也是来自用户本身,这样由平台和用户共同来把控老师的质量。
提问4:请问跟谁学如何在广泛的同时还能做到深入?
吕伟胜:首先,广泛和深入不矛盾,其次,学生在我们平台上的选择是多样的。学习可以带来快乐,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个想要学习的人,都能在跟谁学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而且平台虽然有很多的课程和老师,但是你还是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老师跟他们一直学习下去,哪怕你跟他学十年、二十年都没有问题,因此广泛和深入是不矛盾的。
场内的讲座人气爆满,场外的创意市集也热火朝天。跟谁学准备了一个展台,邀请路过的同学体验跟谁学APP并与之进行深度交流。参与互动的北大同学不仅获得了与跟谁学大牛小牛交流的机会,也收获了跟谁学精心准备的礼物,比如萌萌哒企业吉祥物——问仔。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找老师平台,跟谁学在北大展示了科技与创新为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给予了教育O2O无尽的想象空间,更是给出了一种让每个人影响世界的方式。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