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单双号限行或常态化?市民质疑“懒政“(图)

27.11.2014  12:46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上午,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的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在北京的一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李士祥表示,将论证把APEC期间采取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常态化”的意见。虽然此后他也强调,这不意味着北京就要这么实施,还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论证;但大家已经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单双号限行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北京奥运期间,济南、兰州等地的重污染期间都曾拿出过这一招儿;相同的讨论,北京奥运后也曾发生过;但是,常态化的单双号限行,目前还没有先例。

北京市环保局数据显示,北京市的PM2.5来源中,约三成来自区域传输,七成来自本地,在本地来源中,机动车排放占比达到31%,再加上道路通畅的排放量将少于拥堵状态的排放量,如果单双号限行真的成为常态,的确有望减少10%左右的污染源。但是,如果变尾号限行为单双号限行,车主们的出行权无疑会受到更大的伤害,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雾霾治理是不是就真的能在这一基础上得以推进,也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上午9点50分,北京的早高峰才刚刚结束,不少路段仍然寸步难行。北京超过500万的机动车保有量,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半圈,即便现在有每个工作日两个尾号的限行,拥堵和排放仍然让整个城市不堪重负。

这个时候,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作出了这段表态。

李士祥:最近社会对单双号汽车上路也有各种积极的意见,就是建议单双号要成为常态,包括星期六日,我们将听取和论证这个意见。

李士祥开宗明义的说,APEC会议期间良好的空气质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PEC蓝”的收获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而在其罗列的启示之中就包括“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现场的记者回忆说,此话一出,静悄悄的现场一阵骚动,很多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议论声随之四起。经媒体报道后,议论的声音瞬间蔓延,在网上炸了锅,有人说,这有懒政之嫌;有人更逗儿,说,怎么不实行单双号工作日啊?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反对声音最强烈的,无疑是有车一族。

秦先生:这纯属瞎掰,单双号限行如果之后还堵怎么办啊?因为现在车都很便宜,咱别说有钱人,就是工薪阶层买辆车、两辆车也不是特费劲。而且还有好多那些送货的,那都是硬性的,必须得有车,你一规定这个他必须还得再买一辆对不对。

江小姐也是每天开车上下班,这样的政策制定方向让她格外愤怒。

江小姐:我交的商业保险是按年收的,那就相当于我有一半时间是停驶的,

但也有私家车主表示,可以为了大环境牺牲小我。

车主:我觉得挺好的,都配合一下,一个空气好,再一个不显得北京那么乱。

责任编辑: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