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变“花妆”,可就近报告诊疗

09.06.2015  10:22

  (记者周辉霞)记者昨日从长沙市食药监局了解到,长沙市今年试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将在全市建若干不良反应监测哨点。消费者今后使用化妆品出现不良反应,可就近去哨点报告并就诊。

  拟确定一批医院和机构为监测哨点

  清洁身体、修复容颜、重现青春,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与各种化妆品打交道,但在用过之后若产生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化妆就变成了“花妆”。数据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监管部门每年监测到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约1000余例。但专家认为,这一数目只占实际发生数的1/10左右。

  长沙市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试点要求,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医院和机构,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市民在使用化妆品时,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就近前往哨点进行诊疗。区县市食药监督部门每月固定时间收集各哨点的化妆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上报。

  去异味化妆品最易引起不良反应

  记者从长沙市食药监局不良反应监控中心了解到,2014年长沙接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有8000多例,医疗器械的不良反应报告有1500例,而接到的化妆品不良反应只有50多例。“消费者出现用了某种化妆品而脸痒、刺痛的情况,一般是停止使用,等着症状慢慢消失。实在好不了才会考虑到医院看一看。”该中心负责人说,加强对化妆品的不良反应监测,能有效控制其风险,推动企业改进产品配方,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

  2013年,湖南省监测化妆品同品种4例以上不良反应事件统计显示,狐臭净香液、狐臭香体露等四款去身体异味的化妆品最易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均为功能型产品,或称能嫩白,或称能脱毛,或称能除螨。“有的消费者比较强调化妆品的功能,其实安全才是化妆品的第一位要素。”该负责人提醒,为了便于监测时收集相关数据,建议消费者不要丢弃所用化妆品的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