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劣根性心理透视: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迟毓凯,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测评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秘书长
“不患寡而患不均”,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老子就认为,人们不怕穷,怕的是有人穷,有人富,贫富不均最终会导致人们内心失衡,进而引发社会矛盾。进入新时代,在这个节奏加快、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千差万别,这种不均导致了“羡慕嫉妒恨”的产生,加重了人们的“仇富”心理,似乎只要过得比自己好的人,都应该受到诅咒。
与此相反,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反而希望自己比周围人过得都好。这种心态衍生出各种炫耀行为,比如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中“晒”幸福、“晾”美食。在网络世界中,似乎高昂的房价与他们无关、劣质的食物距他们太远、污浊的空气更和他们没有一丝联系,每个人都仿佛生活在天堂中。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别人取得成功时,内心生出一丝落寞感是正常的,这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的表现。特别是当身边的朋友比自己成功时,这种挫败感更强。适当的挫败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在面对困难时敦促人前行。但相比而言,亚洲人,特别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东亚人,这种挫败感比其他民族更强。
首先,中国社会看重“关系”的习惯影响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作为一个互依型社会,人的地位和对自我的认同,一部分来自和别人的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分工。因而,当被比较对象的社会地位提升了,而自己的现状没有改变时,这种落差感就会更加强烈。
其次,社会资源匮乏催生嫉妒心泛滥。中国古代是集权制度,只有越靠近皇帝,权力才越大、资源越丰富。在当时,靠近皇权最直接的、最公平的道路就是通过科举做官,但机会也是有限的。如果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当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就导致自科举制度发明以来,国人只有比掉对方,才能飞黄腾达。到了现代,人口暴增导致医疗、教育等资源相对匮乏。在这种大环境下,别人的好意味着自己的资源可能被他人蚕食,因此,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就越发明显了。
最后,比较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想必不少孩子在儿时都有一个非常讨厌的“朋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仅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追赶上他。也就是说,自己的努力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这就促使人们在长大后,遇到比自己过得好的人,嫉恨感就油然而生了。
见不得别人好是人类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我们要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而不是嫉恨的“源泉”。对于个人而言,要肯定身边每一个人的努力,学会赞美和欣赏别人的成功,并从他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让自己快速成长。作为政府和社会,要制定好政策、分配好资源,不要让有限的资源掌握在个别阶层或个人手里,更不能产生因政策制定产生的歧视,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最重要的还是要淡化“比较教育”。父母在教育中要多采取鼓励型教育,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绩。心理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自然天赋都相差无几,但如果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他的内心才能更阳光,成绩也更容易得到提升,还能让“羡慕嫉妒恨”的阴霾从下一代开始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