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南阳产业聚集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18.11.2014  13:41

产业集聚区是以产业的空间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特殊区域,具有其他区域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南阳紧紧抓住产业集聚区这个最综合、最具战略性的抓手不放松,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的核心要求,把提升产业集群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产城互动发展和功能集合构建,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打造南阳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但南阳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既有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有许多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当前,南阳正处在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和加快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适逢其时,既是必然选择,也是正确选择。这就要求产业集聚区发展,必须既要利用好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尽快克服那些不利条件和消极因素,化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本文以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切入点,立足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采用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系统、深入、科学地分析研究南阳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力求有针对性地找出推动南阳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指导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一、发展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意义

产业集聚区的主要功能就是培育增长极、促进城镇化建设,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南阳抓住新机遇,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一)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可以培育经济增长极,更好地带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可以促进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既可以将土地和其他资源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技术,发挥产业相互关联的集聚作用,增强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动力,为自主创新提供条件和载体,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加速器

产业集聚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由于大量同行企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了解彼此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情况,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集聚区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产业集约增长的新型路径

产业集聚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生产力布局、产品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资本结构等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实现产业集约增长的新型模式。据

(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产业集聚区作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产业高度关联、功能相互补充、资源充分共享,可以实现由孤立发展向聚合发展、单体循环向整体循环的转变,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互动效应、带动效应,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水平代表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区域竞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南阳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战略部署,按照“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和“提升速度、提高水平、扩大效果”的要求,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产业聚集,力促转型升级,创新体制机制,使产业集聚区发展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

(一) 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只有打造金牌服务,营造一流的创业大环境、大气候,才能积内力、聚合力、旺人气,从而实现产业集聚区的跨越发展。近年来,全市深入开展“一改双优”活动,把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主旨,把优化政务环境、用人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目标,努力做到行政审批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收费最低。各集聚区都千方百计、创造性开展工作,采取BT模式、开发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框架进一步拉大。大部分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职工培训、企业孵化、仓储物流、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得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见成效。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管理模式,真正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由协调机构变为实体机构。各地均由县市区委书记兼任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书记、县市区长兼任管委会主任,配备一名县处级领导专职负责管委会具体工作。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税费减免、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项目主要领导分包制、重点项目推进周例会制度、联审联批机制、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观摩点评、检查督查、定期考评考核等措施,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各项 建设稳步推进

2013年,南阳14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97.53 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0.97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140.95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45.54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1.47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面积4692.10 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面积2817.40 万平方米,分别比年初新增1073.20 万平方米和764.90 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供水管道4908.10 公里, 比年初新增931.10 公里;修建道路4511.80 公里,比年初新增733.00 公里。

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206.24亿元,比上年增加130.06亿元,增长12.09%;总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6.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5.18亿元,同比增长9.0%,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的45.6%,占集聚区总投资的13.7%;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93.93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的67.1%,占集聚区总投资的90.7%。分产业集聚区看,固定资产投资超百亿元的有5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淅川县产业集聚区(121.55亿元)、西峡县产业集聚区(113.56亿元)、内乡县产业集聚区(109.90亿元)、新野县产业集聚区(107.06亿元)、唐河县产业集聚区(100.41亿元)。分行业看,工业投资964.66亿元,同比增长12.0%,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2.7%,占集聚区总投资的8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证业完成投资50.02亿元,增长57.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投资2.4亿元,增长34.5%;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38.52亿元,增长47.9%;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8.83亿元,增长12.2%;租赁和服务业完成投资2.94亿元,增长22.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5.97亿元,增长71.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76.06亿元,下降6.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12.76亿元,增长67.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2.78亿元,增长164.7%。

(三)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龙腾计划”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培育能源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2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食品、纺织、新材料3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围绕产业集群培育,重点扶持30家龙头企业,加快培育防爆电气装备、石油钻采装备、输变电装备、生物质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光电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化工和新材料等9个具有南阳特色的产业链;对各产业集聚区以及官庄、鸭河两个工区今后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予以明确,指出了各龙头企业在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各县市区均出台了相应的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梳理了今后在产业集群培育、产业链完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了落实机制;各产业集聚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瞄准国际500强、国内百强企业,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目标,绘制产业链图谱,实现产业链的补充与延伸。

全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施工项目累计866个,占全市施工项目的32.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635个,占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5.7%,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343个,占全市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7.0%。分产业集聚区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超百个的是西峡县产业集聚区(112个)。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超60个的有3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社旗县产业集聚区(61个),唐河县产业集聚区(60个)、新野县产业集聚区(60个)。

年末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达111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84家,房地产73业家,批发和零售业158家,住宿和餐饮业41家,规模上服务业30家;比重分别达65.4%、7.5%、6.5%、14.2%、3.7%、2.7%。三季度末,全市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从业人员数达32.7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26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26.0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6.89%。

(四)主导产业突出明晰

2013年,南阳14个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定位,按照选定目标区域、瞄准重点合作企业、明确招商主体、制定招商线路图的要求,把壮大和培育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结合起来,着力破解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以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围绕龙头企业引进项目,围绕优势产业配套发展,初步形成了纺织、汽车零部件、食品、电子等几大产业集群。全市多个县市区举行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累计开工项目160个,在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就有127个,新增汽车半轴70万件、服装4500万件、手机面板2500万件、工业钻石17.5亿克拉等。其中,豫鄂陕农商物流港项目是西峡县的重点招商项目,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集团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额30亿元以上,容纳3000多个商户入驻,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罗蒙集团与新野“联姻”,知名企业和知名纺织产业基地强强联合,该集团投资的新野服装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年产衬衫200万件、男裤100万条流水生产线1条,带动近4000人就业,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利税3.8亿元;淅川县以水为媒,在发展生态经济尤其是环保工业之路上勇于探索,海亮集团投资20亿元的有机农产品加工项目、首控集团投资60亿元的卵磷脂项目等生态农业项目纷至沓来,从深圳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30多家企业一次性组团入驻。

(五)工业效益持续提升

全年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62.4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4.0%。有8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高于全市产业集聚区平均水平,其中南召县产业集聚区(23.8%)增速最高,高于全市集聚区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分集聚区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的有西峡县产业集聚区(364.19亿元)、淅川县产业集聚区(228.50亿元)、新野县产业集聚区(218.05亿元)。

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8.9%;实现利润总额107.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2.3%。分集聚区看,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有3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西峡县产业集聚区(348.81亿元)、淅川县产业集聚区(231.80亿元)、新野县产业聚集区(213.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有4个集聚区,分别是西峡县产业集聚区(16.90亿元)、淅川县产业聚集区(18.63亿元)、新野县产业集聚区(13.71亿元)、唐河县产业集聚区(10.14亿元)。

全年14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10.2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82%;产值能耗0.210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

(六)税收收入平稳增长

2013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共实现税收收入45.93亿元(税收部分不包括邓州市产业集聚区,下同),比上年增长10.5%。

分部门看,国税实现收入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地税实现收入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国税、地税收入分别占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税收收入的68.9%和31.1%。

分产业集聚区看,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税收收入超10亿元的有1个,是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16.52亿元);在10亿元以下和5亿元以上的有2个,分别是西峡县产业集聚区(7.9亿元)和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6.2亿元);在5亿元以下和1亿元以上的有8个,分别是内乡县产业集聚区(2.8亿元)、淅川县产业集聚区(2.1亿元)、方城县产业集聚区(1.73亿元)、社旗县产业集聚区(1.69亿元)、桐柏县产业集聚区(1.67亿元)、新野县产业集聚区(1.32亿元)、镇平县产业集聚区(1.3亿元)、南阳市光电产业集聚区(1.18亿元);1亿元以下的有2个,分别是唐河县产业集聚区(0.92亿元)和南召县产业集聚区(0.54亿元)。位居前三位的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西峡县产业集聚区共实现税收3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三个集聚区“四上”企业税收占全市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税收收入的66.7%,对全市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税收收入的贡献率达137.3%。

三、南阳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南阳而言,经济发展的形势更加艰难复杂,各种制约因素互相交织,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

(一)产业集聚区发展竞争加剧

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导致竞争加剧。当前,南阳和周边地区均处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格局日益加剧,在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南阳工业又处于产业链前端,面临着产业延伸不足、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

产业类同导致产业集聚区竞争加剧。南阳产业集聚区确定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机械制造、机电制造、农副产业品加工、建材、纺织服装等行业,产业结构类同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主导产业涉及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和机电制造的有10个产业集聚区,占产业聚居区总数的76.9%;涉及农副产业品加工的有7个产业集聚区,占53.8%。产业结构类同不仅使南阳各产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激烈竞争,而且还使企业在原材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的竞争加剧。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制约较多

1.高端生产要素普遍薄弱。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南阳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及人才等生产要素积累方面普遍比较薄弱,企业高端人才相对不足,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储备不足,技术装备更新速度慢,高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2.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增强。当前,南阳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既要加快发展进程,又要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南阳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也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另外,普遍存在土地制约,工业用地储备较少,土地资源有限等问题。有的项目因用地手续程序繁、周期长,影响及时入驻。

3.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受信贷政策融资平台限制,集聚区大部分企业缺乏融资手段,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致使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无法及时实施,错过了发展良机。另外,政府财力有限,产业集聚区多元投资体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及时形成, 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使得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

4.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突破。目前,全市产业集聚区有的成立了管理委员会,职责与分工比较明确,对入园落户的项目与企业全面推行“全程服务责任制”;有的基本上是当地政府代管,没有建立起职能明晰的管委会独立行使公共事务管理权;有的集聚区尽管也组建了类似于管理委员会或专门的办公部门,但工作人员由其他部门借调或兼任,人员不稳定;有的集聚区也建立了管理委员会,也有若干工作人员,但与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之间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对区域范围内隶属于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各类管理事务大都只有协调权,没有决策权,难以提供企业需要的“一站式服务”。

四、南阳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

进入“十二五”以来,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竞争格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优化产业布局,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 产业规划直接关系到产业集聚区的目标定位、产业发展和结构布局。产业规划要严格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两提一扩”的要求,从有利于发挥南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出发,合理布局产业,构筑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发展平台。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和明确全市产业集聚区总体建设意见,对全市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模、区位指向、产业布局进行原则定位,形成门类互补、层次不一的集聚结构。要根据各集聚区目前的状况、发展潜力和地方经济特点,在用地指标、功能定位和政策扶持上统筹安排,使集聚区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产业互补、协调发展,真正成为项目投资的集聚地、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全面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改造转型升级。强力推动集聚区装备制造、金属冶炼、化学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光学电子等战略支撑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发展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群。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战略先导产业,提高产业层次,构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二)突出产业集群,以主导产业带动发展 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特征是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与产业集群实现“两集”融合,是集聚区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集聚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集聚区要集中精力在主导产业上实现突破,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有连接、左右能配套的产业支撑体系。要加强对集聚区协调指导,促集聚创特色,尽量避免无序竞争、杂乱发展,逐步解决无关联企业扎推的现象。要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突出龙头带动、市场带动、配套带动、技术带动,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引导同类企业集中布局,市县联动,重点突破。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对天冠、二胶、防爆、石油二机等一批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其做大做强。

(三)完善服务设施,以优美环境承载发展

优化管理机制和发展环境。要理顺体制,优化管理机制。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优化产业集聚区管理部门职能配置,定编、定岗,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授权,封闭运行,创造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服务到位,加快完善集聚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鼓励集聚区企业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建立健全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法律服务、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机构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产业集聚区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全方位需求。

要把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规划结合起来,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区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向集聚区延伸。扩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完善对外联系通道和环保、供电等设施建设。加快区内基本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提高多层标准化厂房比例,对食品、纺织、服装、电子设备等适合多层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引导其入驻多层厂房。要牢牢把握产城融合这一原则,统筹推进城市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以产业集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人口集中并向城镇转移。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区建设同城镇发展的对接,用城镇的资源、服务功能支撑产业集聚区起步,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带动城镇发展。产业集聚区主要是经济功能区,区内只能建设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生活设施,间接的服务职能要尽可能建在产业集聚区之外,或通过城镇来解决,形成分工明确、互联互动的城市组团发展格局。 (四)加强项目带动,以优质项目支撑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推动产业集聚区大发展。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集聚区筑巢引凤功能,以突出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搞好项目谋划和包装,实行“链条整体招商”,既注重引进龙头骨干企业,也注重引进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以央企等国内外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重点,加强战略合作。积极承接东南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二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在建项目抓进度,促其尽快建成投产,产生效益;结合南阳“十二五”规划,前期项目加快推动工作进度,促其早日开工建设。要推动项目投产达产,做好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要严格项目准入标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运用土地、规划、环保、项目准入等手段,严格入园企业的审核把关,科学合理引进。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水平项目建设,加快淘汰现有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促进集聚区产业结构优化。严格限制“三类工业”项目进入城市规划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区,严格控制投资强度,对达不到投资强度的项目不允许入驻。 努力实现产业“链式发展”。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积极转变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方式,更加注重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技术招商,特别要注意通过招商来完善产业链条,填补产业空白。要强力推动集聚区企业从“点式扩张”向“链式发展”的转变,以“链式发展”方式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链。要坚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重点向产业链下游突破,促进企业从上游初级加工向下游深加工和精加工转变升级,从分散的、单一的、互不相关联的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制造产业链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转变升级。 (五)破解发展瓶颈,以要素集聚加速发展 要建立完善投融资、企业担保、土地整理和开发利用、公共服务等平台,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条件。一是要加大整理挖潜力度,充分盘活存量土地,提高投资强度,严把项目入驻关,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项目不再单独供地,一律进驻标准化厂房。探索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土地资源。二要加强融资平台建设,除了争取银行贷款外,要多运用市场化手段运作。加强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建设,规范发展民间投资担保机构,壮大担保平台实力,多渠道解决集聚区内中小企业资金困难问题。三要充分发挥南阳的人力资源优势,要充分发挥教育、人社等部门职能以及职业技术院校的作用,积极开展政府、院校、企业三方互动合作,加强针对性人才培训,支持学校将实训基地放在集聚区企业,把生产过程作为学习项目和教育内容,大规模培养职业技能型工人。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和职业化,提高集聚区管理水平。四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骨干企业,开展多形式产学研合作,引进或突破一批制约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破解制约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以技术进步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南阳工业的总体水平。 (六)健全考评机制,以科学考核激励发展 科学的考评机制是引导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要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要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南阳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和完善南阳市产业集聚区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监测考核。要从引导产业集聚区发展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区发展效益的角度出发,制定重点考核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从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促使各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引进高质量项目,逐步壮大主导产业集群。二要加大奖惩力度。将产业集聚区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产业集聚区整体发展状况、资源配置效果的重要依据,作为政策扶持力度和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以确保产业集聚区建设沿着健康、科学的道路发展,真正成为加快南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