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剧协召开河南豫剧《伤逝》专题研讨会

23.12.2015  18:41
研讨会现场       部分与会专家发言 河南豫剧《伤逝》人物造型 近期,由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文联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探讨第二届当代戏曲艺术节展演剧目——河南豫剧《伤逝》的艺术成就,并帮助该剧主创人员进一步完善作品内容形式和结构,深入研究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小剧场接触戏曲艺术并爱上戏曲艺术。

本次研讨会由艺术节学术统筹、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梧桐主持。艺术节主任、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伤逝》主演盛红林、芦君以及剧组主创人员,戏剧产业专家徐世丕,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玉玲,《新剧本》执行主编林蔚然,北京青年报社编辑刘春,北京京剧院导演白爱莲,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胡叠,北京青年报社编辑于静,北京青年报社编辑尚晓岚参加研讨。

研讨会上,《伤逝》剧组主演盛红林老师简单介绍了《伤逝》的创作过程。2008年,《伤逝》在河南首演,在当地引起很大的争论,其中不乏否定、质疑的声音。2011年,《伤逝》剧组来北京展演,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和肯定,这让整个剧组倍受鼓舞。2015年,正值第二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举办,《伤逝》剧组再次来到北京,更多的观众进到小剧场中观看,又有了新的影响。

与会专家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梧桐总结时说,豫剧《伤逝》自2008年首演以来就备受争论,但有争论才有存在的价值,希望《伤逝》这部剧能一直坚持下去,为河南的戏曲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艺术成果。

专家发言节选

徐世丕——

看完豫剧版的《伤逝》后很兴奋,这是豫剧走进小剧场的开拓者,让豫剧传承下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把鲁迅的《伤逝》改编成豫剧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为以后的小剧场豫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让戏曲豫剧走进青年人的生活,贴近现代时尚青年人的生活,选题很棒!稍有不足的是该剧的悲剧主题揭示得还不够明确,悲情色彩铺垫的有些少,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细节描写还有待改善。

林蔚然——

豫剧《伤逝》编剧在改编后得到了原著的神韵,男主角涓生跳进跳出的表演形式也很自然,舞台上‘四人麻将桌’的使用还没有摆脱大剧场的限制,缺少些小剧场的灵动性。演员们的表演很出彩,功底扎实。剧本的改编很有时代感,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引起文艺青年的共鸣,但是在文本创作上还要跟小剧场的特点以及观众的审美诉求结合得更多一些,还需要磨练。

胡叠——

豫剧版的《伤逝》我看完后有一种意犹未尽、不满足的感觉。小剧场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尤其是台词、语言风格、唱词我认为应该随题材的变化而变化。剧本在创作的时候要根据特殊的题材,特殊的时代背景去改动,重新选一个平台去诠释它。题材在前,豫剧的声腔传承下来,重新创造出新豫剧。还有就是整个剧本太饱满,有些地方不用说太透,在情绪上留白,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开拓题材很重要。

于静——

豫剧版的《伤逝》是对小剧场戏曲的新探索,今天的小剧场,不是空间的小也不是为了迎合一小部分观众,是因为在艺术空白领域进行了开拓。京剧和昆曲还是有文化精英基础的,但豫剧是从农村走进城市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气息浓厚的剧种,剧本创作的跨度和融合也更艰难。

尚晓岚——

总体上印象,这些小剧场戏曲都有话剧的艺术理念,面对城市观众是一种探索方式。鲁迅的《伤逝》在改编的时候贴近原著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鲁迅作品中的心理性转化成舞台上的具象化,如何处理改编和原著之间的关系?豫剧的声腔如何跟现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都是考验编剧的创作的。

杨乾武——

“我认为看戏的标准只有一条:这部戏是一部好戏!只有有分量有内涵的作品才能把现代都市年轻人拿下。豫剧《伤逝》的前半部分稍显拖沓,结尾有些匆忙草率,编剧和导演都还没有放开,没有大胆表现出来剧中的悲情色彩。真正的悲剧是那种历经黑暗、挫折之后的浴火重生的悲壮。现下我们需要努力做到把小剧场戏曲放到剧场里驻场演出,让更多的的年轻人走进小剧场观看戏曲,通过跟观众的接触和交流来不断完善传统的戏曲艺术,让戏曲艺术在实践中不断冲破束缚,不断前进。

刘玉玲——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在自己家里,兄弟姐妹坐在一起说心里话’的研讨会。《伤逝》是一部很接地气的豫剧,浓郁的豫剧唱腔,深厚的戏曲功底非常重要。整部剧的演员功底非常扎实,看起来很舒服,舞美和灯光都很完美。但是,音响还可以再完善些,剧中女主角身段很漂亮,在唱法上可以再改进些,眼神的训练再加强些,用眼睛说话。

白爱莲——

这次看豫剧《伤逝》觉得形式非常的文艺清新,形式很好,演员的功底也很扎实、形态很棒、很有味道。尤其是‘麻将桌’上的四人的表演丰富了主角们的表演。选材上很有挑战性,可以看出主创人员是对文学的致敬。但是在表演上太满,豫剧的唱段过多,尤其是在最后的中心唱段,长篇幅的表演没有必要,适当的留白可能更有悲剧色彩。希望《伤逝》剧组坚持自己的文艺理想、艺术理想,一步一步来。

刘春——

我看了豫剧《伤逝》,感觉非常赏心悦目,形式搭配得很好,剧中的角色符合原著人物形象。在剧本改编方面,鲁迅的作品家喻户晓,情节压缩下,更风格化一些,对社会层面的探索更多一些可能会更好。剧组能把思想性的东西通过戏曲很好地传承下来,更自然地融合进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麻将桌’的设计很巧妙,雅俗共赏,很有味道,很期待房东太太、小东西等其他角色的表现。

来自河南沼君戏剧创作中心的豫剧《伤逝》,是第二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推出的第九个剧目。该剧采用小剧场艺术形式,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亲切、亲近、逼真、感染力强,既轻柔、优美、抒情,又保持豫剧鲜明特色,首开河南豫剧小剧场艺术的历史记录。该剧通过涓生与子君从热恋、同居,到困顿、破裂,以至于黯然自逝的爱情全程,反映了“五四”时期冲破封建藩篱、勇敢追求自由是新青年一代持久而艰巨的使命。在使命与祸事中,甜蜜与苦涩、冲破与被俘、幸福与祸事,荣获与牺牲,始终相伴。全剧诠释了鲁迅《彷徨》的中心立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孟华、国家一级导演李利宏、国家一级作曲周虹、汤其河等强强联手打造,国家一级演员盛红林和芦君领衔主演。该剧屡获河南省委宣传部“优秀艺术成果奖”、河南省文化厅“文华新剧目奖”、2011年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剧目大奖”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