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作客中原国学讲坛 谈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07.07.2014  13:29
    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知名嘉宾葛剑雄作《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讲座     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主持讲座

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该如何走向世界?中国与西方如何在文化秩序上取得一种真正平等的沟通?

7月5日,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知名嘉宾葛剑雄做客中原国学讲坛,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为广大听众奉上精彩讲座——《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据了解,中原国学讲坛该系列讲座从5月18日始至7月26日止,将邀请10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历时3个多月,定期开展10场人文讲座,此次为国学讲坛的第八讲,嘉宾葛剑雄为听众讲述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是多元性文化

什么是中国文化?

对于当今关于文化的不同定义,葛剑雄引用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葛剑雄指出:这里讲的中国文化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论为基础的,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包括政治经济在内的人类活动的总和,历史时期中国境内和部分藩属国的文化,当今指的是中国所有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汉族和汉族文化的多元性。

农业民族和牧业民族各有所长,汉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因此呈现典型的多元化。”葛剑雄结合自己的研究重点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他认为,中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具有延续性,且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需要,中国文化持有“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充分自信等特点。

在他看来,中国历史上曾经的军事征服者最终会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而中国文化多呈现出开放而不传播的特点。“要客观认识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

葛剑雄表示,从近代化到全球化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物质的交流已不存在障碍,精神文明难以区分优劣,各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将长期共存。

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要想知道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究竟处于什么地位?

葛剑雄认为,中国文化在物质文明上一般可比,但有其适应性,各文化之间若没有相互的了解和交流,就不可能发生作用。所以,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要坚持一个态度——在怀有自信的同时要懂得理解、欣赏、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实现包容发展。

葛剑雄在演讲中提出:从“国学”热,到讨论“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有一种声音很大,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去影响世界。但在我们热烈谈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能不能先冷静一下,问一下自己: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是要干什么?

文化发展总体与经济发展同步,在局部时间或阶段会出现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中国目前就处于文化落后于经济的窘境,所以决不能走西方老路,搞什么文化侵略和文化霸权”。葛剑雄强调,中国要承担更多责任,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不是要改变,而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更好地学习世界,为共同缔造人类文明和美好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葛剑雄最后强调,文化未来发展趋势正如美国学者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近期讲座】

中国著名易学专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赵知易7月12日(下午)、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苗书梅(7月26日下午)将陆续作客中原国学讲坛在河南博物院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敬请期待!

      中原国学讲坛的忠实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