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03.11.2014  10:36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经济持续偏冷的不利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基本态势,但经济下行的压力始终存在,要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难度很大。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17.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和 0.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省辖市第六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9.1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78.94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8.9亿元,增长8.1%。

(一)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

前三季度,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到7.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1%,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猪肉产量4.71万吨,增长9.5%;牛肉产量1.67万吨,增长3.1%;羊肉产量0.22万吨,增长7.3%;禽肉产量0.53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市牛奶产量达到3.1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0%。

(二)工业生产虽有回升,但回升的基础不稳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生产整体上增长乏力。年初的2月份增速最高,达到15.2%,随后4、5月的增速低至个位数,分别为9.2%、9.6%,8月份增速为年内最低,降到7.6%。到9月份,当月增速达到11.5%,但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9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增速比前8个月提高0.1个百分点。

大型企业增长乏力,中小企业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4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向下拉低全市工业增速0.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1.9%;中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7.39亿元,增长8.5%,低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8.1%,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3.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8%,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8.0个百分点。

超八成的行业生产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保持增长,占80.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重较高的6个骨干行业中,5个增长,1个下降;增长的5个行业中,4个行业增速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个行业低于平均增速。这6大重点行业前9个月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78.1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7.0%,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8.5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增速高出全市工业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9.9%。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74.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居全省各省辖市第八位,但低于1—8月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83.83亿元,增长54.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6%,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29.56亿元,增长16.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4.4%,较上年同期降低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60.66亿元,增长19.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7.0%,较上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完成699.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8.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1.8%,较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

产业集聚区投资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7个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215个,占全市全部在建项目个数的37.7%。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162个,占全市全部亿元及以上项目个数的45.8%。全市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投资460.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7.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38.60亿元,增长29.5%,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为95.2%。在产业集聚区投资中,工业投资394.26亿元,增长24.7%,工业投资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达85.6%。

(四)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

9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2%,增速比8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1—9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增速比1—8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列第九位。

(五)外经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1—9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9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8%,降幅比前8个月减缓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7位。其中:出口总值0.94亿美元,下降32.2%。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94亿美元,增速由前8个月的下降4%回升为增长2.0%,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十四位。

(六)财政金融形势稳定

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4.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增速比前8个月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9.58亿元,增长12.8%,增速比前8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列第十位。1—9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8.09亿元,较年初增加22.06亿元,增长2.4%,增速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列第十七位;各项贷款余额589.39亿元,较年初增加41.23亿元,增长7.5%,增速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列第十七位。

(七)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9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比8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 与全国1.6%的涨幅持平,比全省1.9%的涨幅低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6%,比全国2.1%的涨幅低0.5个百分点,比全省1.9%的涨幅低0.3个百分点。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预计,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左右。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外部经济环境趋紧,内部结构调整正处于爬坡阶段,工业生产在双重压力下增速回落明显

当前,三门峡市正处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在外部环境总体偏紧的情况下,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工业下行压力增大。从全国统计数据看,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8.5%,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从全省情况看,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回落0.2个百分点。从三门峡市情况看,前三季度三门峡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三门峡市与全国、全省的发展趋势一致,均呈回落态势,但三门峡市工业回落幅度大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其主要原因: 一是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滑 受需求不足影响,前三季度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如:黄金9月份平均价格246.4元/克,较上年同期平均价格(266元/克)下跌7.4%;氧化铝市场价格为2033元/吨,较上年同期(2118元/吨)下跌4 %;铝锭(电解铝)12393元/吨,较上年同期(12695元/吨)下跌2.4%; 1,4丁二醇市场价格为9112.8元/吨,较上年同期(11666.7元/吨)下跌21.9%;煤炭市场销售均价为281.9元/吨,较上年同期(359元/吨)下跌21.5%。 二是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低迷,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大型企业完成增加值80.4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与一季度增长9.5%、上半年增长1.5%的趋势相反,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下拉作用明显。全市13家大型企业中,前三季度产值下降的有8家,尤其是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企业中增加值占比最高的企业,前三季度产值下降12.8%,影响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降低6.3个百分点。

从相关指标看, 工业用电量和工业增值税均下降较多。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用电量除年初为正向增长之外,其他月份均没有扭转负增长的趋势。元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长1.2%,从2月份开始,累计增速始终在0点以下运行,直至目前下降更深。9月份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下降11.1%,前三季度累计下降3.9%,为今年以来最低增速。工业增值税也没能摆脱负增长的局面,上半年累计下降4.2%,前三季度又向纵深下滑,下降12.8%。

(二)税收收入增速持续下滑,财政收入质量不高

前三季度,全市税收收入(公共预算收入口径)4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增速低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8.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当月增速自6月份下滑为个位数增长以来,9月份当月再创新低,下降14.3%。前三季度,全市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0.2%,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列最后一位(前三季度,全国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5.3%,全省为71.2%,河南省占比最高的信阳市为80.1%)。

(三)第三产业发展不尽人意

尽管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8.1%)与上半年(8.0%)相比略有提高,但与市委市政府强力发展服务业的工作措施相比,服务业发展增速仍然偏低,不但没能实现领先增长,反而低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上半年相比,一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 交通运输业 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前三季度,全市公路客货运总周转量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2个百分点;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同比下降5.9%,降幅比上半年进一步下滑。二是 金融业 有所回落。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6.2个百分点。三是 批零住餐行业 增速不高。前三季度,占第三产业增加值近30%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对全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总的来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需求不足、结构不优等矛盾仍较突出。下阶段,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全市经济将维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稳步增长,工业增速持续回升的难度很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随着国家的调整进一步走低,消费品市场将维持目前的增长态势。整体上看,要想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晋位升级目标,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因此,下一步要在大力抓好工业生产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生产的同时,高度关注部门数据,如工业用电量、第三产业营业税收入,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建筑业营业税,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电信业务总量,邮政业务量,商品房销售面积,个人所得税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指标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