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抢券却更贵、虚假物流、迟迟不发货…这些双十一后遗症让人心累

19.11.2021  18:32

最近,郑州市民张女士遇到了一点烦心事。她在双十一期间在淘宝上购买的“佳洁士小苏打牙膏”组合套装,已经过去了8天还迟迟没有发货。“就是因为家里没牙膏了,趁着双十一想着买点用,以为2-3天就能到了,结果8天了还没发货,客服也一直不回复,我又到超市里买了一管先用着。”张女士告诉记者,身边有不少朋友和她一样,在参加完双十一后分别遇到了“迟迟不发货”“预售价格比平时的还贵”“客服像机器人无法沟通”等问题。

而此前,关于在某主播直播间里买的称“全年最大力度优惠”的巴黎欧莱雅安瓶面膜,远远贵于欧莱雅自己直播间的价格,也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争议。随着双十一的脚步越来越远,我们却不难看出,其“后遗症”却越来越多。

【后遗症1:“辛辛苦苦抢券付定金,买完之后发现还贵了”】

“10月20号开始,我一直蹲守在斐乐直播间,抢所谓的具有最大优惠力度的叠加满减2000-700优惠券。到了11月1号凌晨我付了尾款之后就睡了。谁知第二天起来,斐乐又放出了2000-900的更大额的叠加满减优惠券,又足足优惠了200元,这是什么操作?”11月18日,消费者喵喵(化名)告诉大河报记者,在发放2000-700优惠券时,直播间说是最大优惠力度,现在转眼又优惠200元的做法,让她十分生气,她还告诉记者,像她这种情况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随后,喵喵联系了斐乐官方店铺申请退还差价,店铺以喵喵“没有抢到2000-900的优惠券”“活动机制不同”为由拒绝。

“大家参与双十一预售,不就是为了以最低的价格入手吗?要是知道预售之后价钱更低,我们还在直播间蹲守十来天抢券干什么?”喵喵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这件事让她感觉到了“渺小”和“无依无靠”。目前,她已经向“黑猫投诉”平台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反映了上述问题,并联合了其他遇到相同情况的消费者组成维权团队,跟踪事情的处理结果。

(众多消费者在微博吐槽投诉)

商家预售过后又加大促销力度的行为并不罕见。今年双十一期间,另一知名品牌匡威也被消费者吐槽了类似问题。预售时宣传“史低价”“力度最大”,等消费者参加了预售后又发放优惠力度更大的消费券促销,并且退差价时还百般受阻,今年双十一最重的“后遗症”莫过于此。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11月18日发布的《2021“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表示,在10月20日至11月12日共计24天监测期内,有关“价格争议”类负面信息达919382条,日均在38308条左右。

【后遗症2:“我的货去哪了?”】

“我11月1号买的东西,买完当天就显示发货了,但到11号物流信息都没有更新过,卡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给快递打电话,他们说根本没货,就是虚假物流。”提到自己双十一购买的两件衣服,消费者青青(化名)气不一处来。

记者通过查阅发现,虚假发货的商家不在少数。上文中提到的因在某主播直播间号称“全年最大力度优惠”,却比自己直播间贵得多的巴黎欧莱雅安瓶面膜,也在众多平台上被消费者吐槽和投诉“虚假发货”。

“1号付的尾款,11号了还在北京呢,原来是虚假发货,所以到底怎么个投诉法才有用?”

“太无语了,网购第一次遇见这种事情,客服装疯卖傻,车轱辘来回说,就是不给你发货……”

据多个消费者表示,11月1日开始,购买的巴黎欧莱雅商品物流信息不更新,客服机器人无法有效沟通。不少消费者开始认为根本原因是商家虚假发货。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在10月20日至11月12日共计24天监测期内,有关“虚假发货”类负面信息227795条,日均信息量9491条。

【后遗症3:“套路太多,感到心累”】

“叠加这个叠加那个,以为是最低价了,结果后来又发了大额消费券,还要申请退差价,退不了还要维权,心很累。”

“好不容易抢到了,又说没货让申请退款,是不是在刷销量?”

“玩喵糖排兵布阵一整天,结果服务器离家出走,骰子都扔不出去……”今年双十一,从营销到购买到发货,消费者们纷纷感觉“套路太多。”

此外,还有消费者称,在购买商品遇到问题后到“黑猫投诉”或申请小二介入,效果也并不明显。“我投诉商家,黑猫投诉又把我的问题反映给了商家,这有啥用?净在这绕圈。”

不少消费者也表示,先涨后降、满减、津贴等各种套路,让消费者“一顿操作猛如虎”后,实际还是被商家“割韭菜”。“我很怀念最初的双十一,直接降价打折,简单明了,没有复杂的规则和套路。”

【律师:若构成价格欺诈可要求商家赔偿损失,并承担惩罚性赔偿】

那么,商家预售后加大促销力度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行为?“如果商家发放消费券时承诺或者告知消费者,使用这个消费券后的价格就是全年最低价,引诱、误导消费者基于这种优惠进行消费,但在后面发放更大额的消费券,就是对承诺的违反,就可以认定为价格欺诈。”河南豫龙律师所李海林这样告诉大河报记者。

如果遇到价格欺诈了,怎么样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孔健表示,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行为,首先要保存证据,可以向价格主管部门,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处理,或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则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因此消费者除可以要求商家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其承担惩罚性赔偿。

(大河报记者 侯冰玉)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