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民挖出2米高石像 初步断定为宋金时期

09.07.2014  13:12
  现场 众人努力,石像安全“落地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再次赶到洛阳博物馆,石像已稳稳地“”在了博物馆院内,周围有木棍支撑,做了简单的现场保护。
  
  “上午,近20个人共同努力,才把石像从车上搬下来。”洛阳博物馆一工作人员说,按照该博物馆保管部专家估计,这尊石像约有1吨重。
  
  “由于石像戴着高高的帽子,比常人要高一些。”该博物馆保管部负责人说,经过测量,石像准确身高为190厘米,底部下面的榫高约12厘米。由于石像底座丢失,榫部无法稳定地站立在地面,遂又将石像放倒。“榫是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的凸出部分。
  
  说法 初步断定为宋金时期
  
  “根据石像的服饰和手中所持的笏判断,此翁仲是神道石刻中的文职官员。”该负责人介绍说,该翁仲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雕塑手法以圆雕为主,兼用线刻手法,线条简练流畅,人物造型比例合理,形象生动。
  
  “初步判断,这尊石翁仲的年代为宋金时期。”该负责人说,这尊石翁仲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洛阳博物馆的馆藏,对研究宋金时期陵寝制度、石雕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石翁仲是指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其始于秦代,后指站立在陵墓或者庙堂前的文武官员像,不同时期的石翁仲形象各异。”该负责人说,由于只有帝王或重臣的墓前才有石翁仲,目前存世的并不多,博物馆馆藏也不足10件。
  
  进展 将与当事人签订捐赠协议
  
  昨日下午,该石翁仲的发现者张先生告诉记者,洛阳市博物馆准备于9日给其举办一个捐赠仪式,签订文物捐赠协议,并给他发放证书,他对此非常高兴。
  
  同时,他认为,该石翁仲当时所在的土堆应是工地挖地基倾倒黄土形成的,希望有关部门顺藤摸瓜,争取找到一个大墓。“洛阳遍地是宝,也希望市民发现文物后,及时和博物馆联系,保护好咱们的文化遗产。”张先生呼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