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焦裕禄精神党性教育培训班

02.11.2020  18:23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精神,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以案促改”成效、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根基、主动担当作为、自觉勤政廉政。10月31日,生物工程学院由院党委书记李继周、副院长胡元森带队,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焦裕禄精神党性教育培训班。学院教工支部书记及党员教师们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通过6场现场教学活动,旨在让学员们走进焦裕禄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切身感受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深刻领悟焦裕禄精神的伟大魅力,不断锤炼坚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升自身党性修养、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学员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焦裕禄为民爱民、不惧困难、战天斗地的崇高精神。

在焦裕禄烈士纪念园,李继周、胡元森代表全体学员向焦裕禄烈士敬献花篮,带领全体学员怀着深切的敬意向焦裕禄烈士墓三鞠躬,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焦裕禄纪念馆内,大家认真聆听焦裕禄的生平事迹讲解,无不为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焦裕禄同志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过参观和聆听讲解,大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焦桐广场教学点,大家站在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泡桐树下,听取了“一棵树和一个人的故事”,深入了解焦裕禄同志防风固沙、挽留人才等事迹。为治理“三害”,阻挡风沙,焦书记亲手植下此树,昔日的青葱幼苗已然长成参天大树,焦裕禄精神也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弘扬发展,焦裕禄同志生前倡导栽种的泡桐树如今已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与“焦桐”相望的是习近平总书满怀深情,在干部学院内种下的“习桐”。纵然栽种于不同的时代,但‘焦桐’和‘习桐’都有着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它们就像鲜红的旗帜,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四面红旗”纪念馆,学员们学习了焦裕禄提出的“翻淤压沙、扎针、贴膏药”的治沙办法。古朴的纪念馆内陈列着许多当年治沙时焦裕禄同志亲手用过的农具和下发的文件,再现了秦寨、赵垛楼、韩村、双杨树四个大队战天斗地的时代风貌,深刻体现了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

在兰考东坝头黄河湾教学点,学员们站在黄河岸边的步道上极目远望,心旷神怡,李太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雄浑壮阔立时呈现在眼前。波澜壮阔的黄河孕育出了震撼人心的焦裕禄精神,黄河落天,泽润中原,我们应当讲好黄河故事,传递中原声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在张庄村教学点,学员们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步伐,参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村,走总书记走过的路。张庄村曾是兰考县最大的风口,沙丘遍布,土地贫瘠,收成低下,人们生活困难。60年代初,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这里查风口治理风沙;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创造了“贴膏药”(翻淤压沙)“扎针”(种植槐树)的办法来治理风沙。经过张庄村人民的艰苦奋斗,村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如今,当我们走进张庄村时,看到的是沙丘成了槐林,沙地变成了良田,曾经的大风口变成了大粮仓,当年贫瘠的土地上已建成了现代化农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调研指导工作,张庄村结合实际,提出了“美丽乡村、红色旅游,双轮驱动”的旅游发展思路,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稳定脱贫,成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典范,张庄村村民走上了“幸福路”,张庄村被称之为“梦里张庄”,并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焦裕禄精神党性教育培训,重温焦裕禄感人事迹,领悟焦裕禄精神,给了大家太多的震撼、感染、教育和鼓舞,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促使大家自觉将学习焦裕禄精神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改革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学院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