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众创空间纷纷落户 优质资源集聚郑州

12.12.2015  08:23

中原网讯(记者 徐智慧) 如果要为郑州的众创空间绘制一张地图,而高新区无疑就是这张地图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存在。自今年初郑州创客空间有限公司第一个入驻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以来,目前,仅大学科技园已经有4家众创空间入驻,而且每一家众创空间的“含金量”都很高。如今,郑州的众创空间行业不仅汇集搜狐、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咖,还吸引了国内知名的众创空间落户,郑州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呢?

知名众创空间纷纷落户

优质资源集聚郑州

今年10月份,覆盖全国的科技创业服务平台——中科创星落户高新区大学科技园;11月初,来自美国硅谷的TOP3孵化机构——plug&play科技孵化器落户郑州,并和美国亚美迪集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携手创办亚美迪孵化中心落户金水区;总面积16627平方米的腾讯众创空间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搜狐的新媒体科技众创空间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

一时之间,来自全国的优质众创空间纷纷落户郑州。郑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清华启迪、北大方正、上海交大、中山大学达安基因、采知(北京)科技、中关村携创科技服务集团、美国硅谷亚美迪、以色列英菲尼迪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科技机构入驻各县(市、区)创新创业综合体。全市纳入统计的众创空间有66家,国家首批25个众创空间我市占3家,省级众创空间9家。

人才红利 政策支持

郑州成为“双创”高地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郑州为什么有那么多众创空间落地呢?国内外知名众创空间为何选择落户郑州?

对此,10月份刚刚落地郑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的中科创星负责人曾表示,中科创星在布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当地创新创业的氛围,目前郑州的创新创业比较好,大学科技园在规划、配套、交通、相关产业的创业交流和合作都有优势,其次是园区的运营方式都非常开放和市场化,有利于创新创业。此外,河南属于人口大省,人口红利产生人才红利,郑州高校云集,创新创业的机会就相对比较多,可挖掘的人才多,可发展的产业也多。

郑州市坚持创新创业双发展,吸引高端人才、优秀团队向郑州会聚。此外,郑州市还坚持平台服务双支撑,吸引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迅猛发展。截至10月底,政府主导建设的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建成面积突破110万㎡。同时,带动各类孵化载体平台大发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79家,众创空间有66家。

对于目前郑州市的众创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背景资源不一样,运营模式也不一样,有的是地产背景,凭借自身的优势主打概念,有的具有互联网、科技公司背景,还有的有孵化器背景,承载着众创空间的功能。而一个合格的众创空间,一定要围绕项目,做好综合服务,为项目提供平台背景、资源以及资金扶持等。说到众创空间的未来,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肯定是两极分化的,可行的、行之有效的、符合自身商业模式的众创空间才能更好地生存。

四大载体运营模式

服务郑州“双创”发展

大量出现的各种“双创”载体,业态模式不尽相同。目前,郑州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型、政校(政企)合作型、企业主导型、众筹型等四大典型发展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活动的聚集交流空间,按需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多类型服务。

对此,郑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梳理,他说,高新区的UFO众创空间,郑东新区的青创汇,金水区的芯互联孵化器、众创咖啡等就是典型的众筹型载体,他们主要采取资金、技术等资源众筹模式,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融资、知识产权、法律等中介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而郑东新区的3U双创众创空间,高新区的金源孵化器,金水区的yes !创客空间、西亚斯亚美迪众创空间等主要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目标,培育高层次人才、创客、极客和项目,属于企业主导型的载体。

说到政府主导型的载体,该负责人说,全市以政府主导建设的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提供包括公共综合服务、科技金融、法律等一系列综合服务。如郑东新区的电子信息创新创业综合体、高新区的大学科技园、金水区的牛顿国际等。而政校(政研)合作型的载体,则主要利用驻郑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教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体系为依托,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如二七区政府与黄河科技学院共建的“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高新区管委会与郑州大学共建的郑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

各类投资基金涌入郑州

目前共设种子(天使)基金70多亿

为支持“双创”事业的发展,郑州市加大市级财政投入,落实《郑州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社会资本设立各类投资基金。截至10月底,全市79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共设立种子(天使)基金合计71.3亿元,引入或成立创投机构31家。总共为创业项目投资约42.1亿元,投资项目1157个。

郑州市还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创新创业的新机制、新模式。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和创业券试点,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促进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退出和流转机制。今年,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引导资金和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作框架协议,按照1∶50比例放大,由国泰君安发起募集总规模为5亿元、首期2亿元的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实施资助计划落实补贴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郑州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统筹国家、省、市各类就业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鼓励驻郑高校出台支持在校学生创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驻郑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技能教育,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向“教学+科研+创业”转型发展。

对于通过遴选和评审的大学生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给予5万~15万元资金支持;对入驻创新创业综合体、注册满1年且运行良好的大学生创办企业,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给予创新创业团队2万元资金奖补,其中,所在县(市、区)承担1万元。此外,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到创新创业综合体创办企业的,经认定符合条件的,3年内可免费使用一定面积的工作场所和住房公寓。

编辑:禹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