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平安为社会 共建文明创未来——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三)

22.07.2014  14:34

(一)

      汇聚爱心,传递梦想。为响应党建设“文明河南”的号召,同时为实现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自7月13日开始,土木工程学院“爱心支教”实践队秉持着“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信条在杨庄开展了一系列的支教活动。
      支教队以授课、辅导作业为课堂主要内容,尽管小学课程简单,但实践队员仍然身心投入,认真备课授课。除此之外,每天也都有新的内容教给孩子们。7月13日,开课第一天,队员们和孩子们皆是满怀新奇充满激情。第一天主要以相互交流熟悉以及教授简单的电脑知识为主,在给他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引导他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使他们开拓了眼界。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非常认真专注。14日,课程主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教授孩子们古文古诗及历史故事,并在课余时间成立临时图书馆,引导孩子养成爱图书追求知识的好习惯。15日,课堂内,志愿者们通过教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来进行感恩教育,并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父母的爱。孩子们踏实学习,在督导组视察之际,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精彩异常手语歌表演。16日,课余时间,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文艺大比拼,并教授他们诗歌朗诵、大合唱、健美操等来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在带给他们欢乐的同时,也教会他们要敢于展示自我,要学会自信。同时这也为活动结束之际的文艺汇演做准备。17日,在课余时间,志愿者教孩子们制作手抄报、纸质工艺品等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宣传栏展示给家长、村民看。18日,利用课余时间,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图片展示当今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来加强孩子们的重视程度,并随之带领孩子们开展维洁活动,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传授真知,让孩子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19日,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并为孩子和村民放映励志电影,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在理想的激励下努力拼搏实现梦想,实现中国梦。
      支教虽短,爱心无价。短短几天,志愿者们在忙碌和奉献中度过,孩子们也在充实和快乐中成长。“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作为园丁,志愿者们甘愿受苦受累,只是希望汗水能浇灌出未来社会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为建设文明河南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土木工程学院)

(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我校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彩虹追梦”实践团7月13日起分别走访了焦作市政府、焦作市教育局调查询问焦作市单亲留守儿童的发展及受教育情况,随后实地走访了一些留守儿童家庭。
      在市政府和教育局队员们通过和相关人员交谈了解到,目前全市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共有5165名留守儿童,全市接受留守儿童的小学有244所初中77所。而且由于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受到打工潮的影响,学生厌学、逃学现象尤为严重,感受亲情的机会相当稀少,这些现实问题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政府会举办一些大学生援助活动发放助学金以资助其上学。此外,政府也很希望与在校大学生多多合作将关爱留守儿童的梦一直延续下去。
      队员们随后在和留守儿童交谈时发现,他们大多都是被寄居亲戚家里,一个叫杰杰小孩说道:“我天天盼着爸爸妈妈回来。我个子小,有时候邻居的小孩就欺负我,我心里难过总想哭……堂兄经常跟我打架,我又打不过他,好多事情都是我自己做,有时候写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有话不想跟伯父说,想跟爸爸妈妈说。还有,回家以后看不到爸爸妈妈,听不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心里总觉得很空,我想父母能够在家,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妈妈能够进来看看我,爸爸摸摸我的头,这样才算一家人的样子”。杰杰的情况是很多留守儿童的心声,是当下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因此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成长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实践活动在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社会发展,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能源学院)

(三)

      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安康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为此,7月15日下午开始,我校社团联合会社会实践团队一行来到焦作市北李万新村、月季公园、香港城等地进行了相关政策宣讲。
      焦作市北李万新村是城乡一体化的示范村。进入村中,一副“做文明东道主,办精彩省运会”的标语便映入眼帘。据悉,在建设文明河南和迎接省运动会的到来之际,焦作的街道、社区和郊区农村都贴有这类言简意赅的标语。团队成员首先积极地与村中居民进行沟通,互相学习交流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主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因此,队员们特地以讲童话故事的方式向村中的小学生生动地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增进了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理解。此外,成员们还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单近两百份发给了过往村民。为加强宣传力度,团队成员还自编自演了数场关于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品、相声。在欢声笑语中,村民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在宣讲活动的尾声,队员们组织了一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签名仪式,众多村民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和广大村民一同宣誓,表示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和谐文明新河南。在香港城,由于人流量比较大,志愿者们直接用话筒大声宣讲来吸引路人前来参与。志愿者们给路过的市民一一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单,累计发放300多份,并最终接受市民签名累计接近200人。
      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号召广大青年大学生自觉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为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和美丽河南做出自己的贡献。(社团联合会)

(四)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今时今日务工青年的真实生活现状,7月13日开始,电气学院校集中实践队分别在山阳商城、焦作市火车站组织开展了以“关注务工青年——促进城市和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下午,队员顺利抵达山阳商城并简单分配任务后,他们向街区流动经营的小贩、沿街摆摊的务工人员、开杂货店的老板等人简单介绍了本次调查的内容、本次活动的目的,并发放了250余份调查问卷。进城务工青年向队员诉说了自己外出打工的真实感受和遇到的困难。有的务工青年如是说:“我们挣的钱不多,生活条件不好,日子过得很艰苦。”有的农民工说道:“农民工最担心的问题是工资拖欠的问题。”团队成员对此做了详实的记录,同时鼓励青年们迎难而上,并祝愿他们的明天会更好。随后,队员们来到实践活动的第二站——焦作市火车站,就青年外出务工的原因现场采访了50余名即将外出务工的青年,并热心地为他们提拉行李。近半数青年表示,外出务工是“向往外面的世界”,希冀能扩宽自己的人生路。在分别之际,队员们衷心地祝愿务工青年们能事业有成。
      开展以“关注务工青年,促进城市和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进城务工人员体会到了社会正在逐步重视着这一群体的事实,同时增强了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也必将引起社会对务工青年更为广泛的关注与理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电气学院)

(五)

      爱心服务群众,健康传递万家。7月16日,我校医学院“白衣天使”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骑车奔赴焦作市高新区南李万村,为村民普及医疗常识,免费测量血压。
      到达预定地点后,在李万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及帮助下,队员们借助村中广播站扩大宣传力度,告知服务站点。随后,村民们陆续闻讯而来。现场队员热情耐心地为每位村民测量了血压,针对测量结果,队员们不仅提醒了村民们需要及时预防的病症并且叮嘱了村民们一定要注重膳食的合理,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高血压患者,队员为其列出了禁食清单,并赠送了健康食谱。在场一位老人看着忙碌着的队员们感叹道:“我们这些老人平时很闲,但是人老了行动就很不方便了,去趟医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有了你们,不出门也能量血压了,你们都是未来的白衣天使。”为了深入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全体队员上门走访,进入村民家中测量血压,宣传生活健康知识,并对村民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加以正确引导。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与赞扬。
      此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增强了焦作市李万村村民的健康意识,另一方面更锻炼了队员们吃苦耐劳,服务他人的精神,使队员们在实践中得到了又一次成长。(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