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访谈】锐意创新成就博物馆社会教育新气象

09.07.2015  19:26

 

教育职能已被视为当代博物馆的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近些年,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中央和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每一次全国博物馆年度绩效考核均名列前茅;每一次参加全国、全省讲解员大赛均取得骄人成绩;志愿者服务屡获全国、全省最高荣誉;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去年主办的“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优秀示范案例”评选中,所选送的“历史教室”与“华夏古乐”两个教育项目双双高票入选;其中的“历史教室”教育项目还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还有,年观众接待量连续超过200万人次并保持“零投诉”纪录…….社会教育工作的大气象,使今日河南博物院呈现出勃勃生机。为了一探究竟,日前走访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文博专业博物馆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丁福利。

追踪前沿更新理念才能挺立潮头

问:您认为是什么成就了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的大气象?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工作之所以能挺立潮头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丁福利:是理念与品牌成就了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的大气象;追踪前沿更新理念才能挺立潮头。我始终认为,一个大型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要想担当起专业引领的使命,就要时时刻刻“登高望远”。历史的规律早已表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有多远才可能走多远”“落后的理念绝不可能带来领先的实践”。所以多年来,我把自己学术研究的重点锁定在了“博物馆教育前沿”问题,针对博物馆教育热点,在核心期刊和国家级专业报刊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其中曾引发全国学术界关注、转载、转引的论文有《博物馆教育的一个新使命和新机遇——关于博物馆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初步思考》、《跟踪热点求发展——21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应着力唱好的三部曲》、《博物馆与建设社区——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大力推进志愿者工作——我国博物馆迈向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公共服务——我国博物馆追求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双重呼唤》、《论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等。我们把这些论文中的前沿性观点和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博物馆教育探索和实践中,很好地拉动了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研究表明,当今博物馆教育理念主要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二是国际惯例、中国特色;三是锐意创新、注重品牌;四是迎合标准、科学理性。这些年我们力求将这一系列的新理念贯穿到博物馆社会教育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对实践起到了极大的牵引和提升作用。

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才能做大做强

问:理念归理念,要把这些先进理念转化为现实,真正把博物馆社会教育做大做强,都有哪些路径呢?

丁福利:路径当然很多,但是,只有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才能做大做强。其实在对最佳“路径”的探索方面,早在2003年6月8日我就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题目就叫《博物馆宣教工作也要打造精品树立品牌》,主张博物馆业务搞精品工程、品牌建设不应仅限于陈列展览领域,还应推及社会教育领域;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只有着力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才能做大做强,使博物馆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生成更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那一年,我主管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工作已经两年,实际上从那时开始,河南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工作就步入了打造精品、树立品牌的征途。

一晃12年过去了,如今的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工作已拥有了“专业讲解”“志愿服务”“历史教室”“中原国学讲坛”“中原文化宣讲团”“暑期少儿活动节”“讲解培训基地”等一系列能够叫响中原乃至全国博物馆界,并深受公众欢迎、深刻影响社会的品牌。

特别是备受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重视的历史教室品牌。这间专供观众体验博物馆文化、每年开展600多场次多种互动教育活动的200平方米多功能历史教室,已冲出围墙,开始有计划地落户、扎根大千世界,形成连锁化创新发展的大格局。去年“六一”节,我们的历史教室已在河南省少儿图书馆、郑州四中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院内1个院外2个历史教室三足鼎立,博物馆、学校、图书馆三方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今年,设在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历史教室将随之建成开放;根据我们跟郑州市教育局的合作规划,明年还将启动6个院外历史教室建设;未来5年将有20个左右的历史教室不仅落户省内、省外,还将积极探索在海外“生根”之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探索新途径。我们的梦想是在不久的将来,把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打造成国内外第一个公益性的博物馆教育连锁机构。

强化教育融合发展才能持续辉煌

问: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博物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我国博物馆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那么,河南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工作未来将如何确保持续辉煌呢?

丁福利:要强化教育、融合发展。首先是要强化教育。这并不是我在感情用事,干什么吆喝什么,而是深入贯彻、落实《博物馆条例》之必然。我认为,今年3月20日开始实施的《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659号,以下简称《条例》),是国务院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发布的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部全国性的法规文件,为规范未来我国博物馆的建设、运行、监督、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于推动我国博物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条例》在总则中对博物馆的定义明确表述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的见证物,经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这就意味着,在当下和未来,“教育”已被国家视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及核心价值所在;“教育”,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也就意味着“强化教育”是法律的责任、政府的要求、公众的期盼和博物馆的时代担当。

可以预见,“强化教育”必将成为我国众多博物馆今后的自觉行动。因此,不进则退,河南博物院首先要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加重视社会教育工作,才可能保住博物馆教育的传统优势和曾经的辉煌,并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其次还要走融合式创新发展之路。田凯院长提出:“博物馆应通过融合将自己上升到更高层面,打破传统的做法,充分与社会融合、合作。融合是双方面的,它不仅能使博物馆从本质上改变自己适应社会,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融合式发展”理念的大力倡导和推行,最早始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指的是把两种以上不同事物合为一体,使其经过整合后比单一事物发挥更高的价值和更强大的效能。实际上,近十年来,“融合式发展”的理念不仅为国防建设,也为社会许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而在博物馆领域目前却还是个新鲜词儿。不过,河南博物院近年来一直有意识地引入、尝试这一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跨界融合、开放合作、互动多赢,推动本院在陈列展览运作、华夏古乐展演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政府、公众及国内外同行瞩目的成就。

我们在博物馆社会教育方面也不乏“融合式发展”的成功探索,比如我们的多功能历史教室冲出围墙开创连锁发展大格局,就是大胆跨界,融合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商业经营模式,融合在校教育部门和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优势,对博物馆经典教育项目进行公益性“复制”与推广的结果。“融合式发展”是经实践初步证明了的能够推动博物馆教育做大做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模式,其应用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相信我们未来的博物馆教育只要能够顺应趋势、把握前沿,大力运用“融合式发展”理念推动工作,就一定能够不断地巩固老品牌、培育和打造新品牌,使博物馆教育长盛不衰,永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