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成为湖北十堰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湖北十堰市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坚持“五个引领”,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创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中国工业报记者日前从湖北省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辖五县一市两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46万。三年来,十堰市共培育自主创业者14万户,发展市场主体10余万户,带动38万人成功就业,各类创业实体在市场中斗风斩浪,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8亿元,增长9.5%(现价增长1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8亿元,增长16.6%;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03.3亿元,增长10.6%;工业利润增长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十堰市是如何推动全民创新创业的呢?该市副市长张慧莉在会上做了介绍。
坚持思想引领
近年来,十堰市政府坚持思想引领不动摇。政府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考核内容,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创新创业组织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政策引领
这主要表现在强化政府领导、强化金融扶持、强化政策松绑上。如:市政府采取“投、补、注、帮”等方法,有效破解创新创业资金难题。市、县两级政府优先把创新创业资金纳入预算,3年累计投入创新创业引导资金1.74亿元。三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创新创业专项补贴资金49256万元。全市担保基金累计达到5311万元,为提高经办银行办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性,市政府协调将社保资金存入办理银行,弥补其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性减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的优势,为职工、青年、妇女创业提供小额借款、创新创业基金、创新创业贷款,累计帮助筹集资金5.6亿元。通过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三年直接扶持1.8万人成功创业,带动5.6万人就业。同时,3年来,全市支持创业的金融资金累计达到55.3亿元,有效缓解了创新创业主体融资难的问题。此外,去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14万户,总量达23.24万户,总注册资本917亿元,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47%、39.5%、50.8%,其中两项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坚持素质引领
近年来,十堰逐步建立了以就业训练中心为主导、以31家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和各类社会培训为补充的创业培训网络,全面实施三大培训计划。从各定点培训机构中选拔了一批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参加人社部、人社厅举办的“创业培训师资班”培训,聘请100名创业指导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创办了创业导师团,举办大型创业辅导培训会、创业知识讲座、创业就业政策讲座100余次,培训30000人次。实施个性化创业培训计划,以“青年创业导师团”、“妇女创业导师团”、“互联网导师团”、“高校毕业生导师团”等多层次的创业辅导机构为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并为有创业愿望的创业者量身打造创业方案,“一对一”提供创业指导,帮助创业者有效破解“创业无门”的难题。
坚持载体引领
首先是建创业基地。出台了《十堰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把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作为全市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目前,全市共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3个。其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三家。4688个创业企业入驻,从业13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60家、3800人进入创业基地见习。
其次是育创业群体。在全省率先创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采取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措施,共引领300多名大学生实现创业;成功举办了三届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定期开展“创业明星”、“创业领军人物”评选,在各媒体开办“创业在行动”、“创业之歌”专栏,形成了崇尚创新创业的新风尚,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精彩的机会。
再次是推创业项目。实施创业项目定期收集评估发布制度,对入库创业项目实行科学分类,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动态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会同团市委建立了“双带双新田园小康、扬帆计划项目、艳阳天青创工程等多个项目库,引领了大批青年自主创业。
坚持发展引领
近年来,十堰市在省委省政府一元多层次总体布局下,围绕“保水质、惠民生、调结构、促转型”总体目标,全力推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两修”、“两个走在前列”的发展战略“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和在生态文明建设、转型跨越发展两个方面走在前列。在当前经济下行情况下,丹江口库区生态治理项目、武当山机场、武十高铁、东风与沃尔沃合作系列项目正快速推进,1~4月固定资产投资、工商经济质效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好的增幅,这些既为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又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创客的创新创业信心和热情,让创业之风劲吹,使十堰成为创客们追逐和实现梦想的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