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

09.02.2017  21:3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深秋的校园落叶纷纷,在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刘帅。在经济学院院史馆内,他一袭风衣,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巧然相遇   心向往之

刘帅和经济学结缘源于一次“偶遇”。大一学德语的他在等待同学的时候,听了高保中副院长的宏观经济学。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全英文教学让他瞬间来了兴趣。回去之后的他便买了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从此他与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书中感受经济学的魅力,任凭自己的思想和书中的思想撞击,产生了美丽的火花。“科班生和非科班生的区别也许就是兴趣的不同。”刘帅笑着说道。凭着对经济学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决心,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仍义无反顾。“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大二上学期的课从周一排到周六,充实的学习生活带来满满的满足感。在学习路上,我遇到了很多良师,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在经济学这条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每周排的满满的课表,每天早起开始学习,坚强的意志,让他开始了了解经济学美妙的过程。从文科转专业过来的他,学数学特别吃力,然而他仍然咬牙坚持下来了。一点点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一点点的完善,正是这些的一点点,让他能够成绩优异,脱颖而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理解,对河南产业结构、低碳经济、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天道酬勤   玉汝于成

谈及经济学,刘帅是这么跟我们解释的,经济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高大上,但是它的形态千变万化。它很微小,小到你出门买个菜就会用到它;它也很大,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都被它所影响。就是这样的一门学科,让其如痴如醉。

虽然满是坎坷,但刘帅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曾获得我校正商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被评为河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河南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获得了本校的保研资格。从刚刚由外语学院转到经济学院的他来说,从一开始的什么都没有,到一步步取得成绩,他尽自己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从头开始,他获得了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刘帅诚恳地表示:“回首大学生活,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在我困难时帮助过我的老师、兄弟们和同学,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有的给予过我帮助的人我都不会忘记,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决定了选择经济学,刘帅便一直在做准备。任何事情都不能两全,选择自己喜欢的便要有所放弃。转专业考之前他自学高数,看和经济学有关的书籍,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也正是由于这份坚持,造就了不一样的他。

扬帆起航   青春正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一路的坎坷与泥泞,鲜花与掌声,到了现在已经变成了成熟的果实。谈及未来打算,他笑着说:“我选择了继续在河南大学读研,开封这座古城已经变得熟悉,变得亲切。”由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喜爱,只是四年的时间。

很多人抱着一股想法,高考的结束时刻苦学习时代的终结。在刘帅看来,大学的开始才是学习真正的开端,高考只是人生路上一个比较重要的选择。“大学才开始系统地接收知识,高中时理解较少,大学时知识呈井喷式增长。所以在大学时要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干什么。”付出了便不会白费,现在经历了,会是以后生活中经验的积累。“认真点,努力点,做到不后悔,这是我的选择。”刘帅笑着说道。

在学习的征程中,刘帅不停地总结经验,对经济学的学习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且退。经济学比较偏文科,平时就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多读经济类的书本和杂志报刊;多去了解时事新闻,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多去听一些讲座和报告,去跟同学们和老师交流。”有时从时事政治中便能把握发展方向,从而取得先机,从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整理知识,构建框架。

非常之人必有他非常之处,这句话让刘帅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下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通往明天的路上,他只求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