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租车运价调整 增收部分7成以上归"的哥"

30.01.2015  22:06

1月9日,上海市出租汽车运价结构调整听证会举行。1月30日,澎湃新闻从上海市总工会获悉,市交通委计划对出租车调价增加的营业收入分配比例做出调整,提高“的哥”分成——超过70%。

在今年1月初的出租车运价结构调整听证会上,上海市总工会明确提出,应将运价调整营运增收全部用于提高驾驶员收入。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陈美琴在发言中指出,据《关于本市部分出租汽车企业经营成本的监审报告》显示,2013年出租汽车驾驶员人均月收入6555元,平均小时工资约为22元,如将加班时间计入,他们的小时工资折算则会更低,但就是22元,也远远低于2013年本市职工月均工资计算的30元平均小时工资。驾驶员其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安全营运要求高,他们的劳动收入与劳动付出极不匹配。市总工会提出此次运价调整营运增收应全部用于提高驾驶员收入外,同时还提出,“份子钱”也应进一步降低。

而上海市交通委原来也有计划,把运价调整后70%的增收直接分配给驾驶员,30%用于解决企业服务问题。“这30%的增收还将用于为的哥购买体检、安排疗休养,提高五星级司机的奖励额度等,基本上这部分钱还是花在驾驶员身上。”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上海市总工会提出的建议,交通委计划对原先三七开的分配比例进一步做出调整,比例还要增加。目前方案还没有最后确定,据悉,最终结果将与运价调整方案同时公布。

根据《关于本市部分出租汽车企业经营成本的监审报告》显示,2013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每车每月8025元,平均营业成本每车每月6845元,扣除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后,平均净利润每车每月671元。上海市总工会认为,企业的“份子钱”里,除了必要的如车辆折旧、车辆保险、企业缴纳的驾驶员社会保险费,必要的管理费用等营业成本外,其他的所有收入也应归驾驶员所有。

对此,上海市交通委表示正在计划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对出租车企业运营的成本开支进行全方位测算。“究竟企业哪些成本可以计入管理费,哪些不合理,车辆贷款财务费用要多少,和其他销售服务公司相比有哪些特殊性,这些问题不能光听企业或任何单方面说,而要通过专业审计来测算。”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