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肉超低价非法进口10余年:未经检验来自疫区

24.07.2014  11:45

上海食药监局负责人:调查福喜事件应界定企业责任和监管责任

“监管责任方面,我们还在反思,还在认真进行调查。”7月23日,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阎祖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7月20日,美国欧喜集团子公司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媒体爆出涉嫌采用过期劣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阎祖强认为,此次事件的责任划分为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福喜公司在资质上并无瑕疵,但此次应当承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责任。“以往对于福喜公司这样的企业都会按照规范化抽检,根据冷冻肉国家标准进行监管。”他说。

7月23日,上海市公安局称已依法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质量经理等5名涉案人员予以刑事拘留。

阎祖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22日约谈福喜投资方、欧喜投资中国区深加工部总经理杨立群时,对方称三天以后会交出相关记录,而在查处过程中已登记封存的福喜公司生产记录材料已移送公安机关。

目前上海正在针对肉制品生产企业和其他速冻食品(速冻肉制品)生产企业,流通和餐饮服务领域是否适用福喜公司涉案产品的专项检查。阎祖强表示,会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项目全部检查,看企业是否落实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阎祖强还说,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草案)》对落实类似福喜这样的企业及下游企业的主体责任是有帮助的。“你应该知道你的产品的来源安全不安全。”他说。

该草案规定将对粮食及制品、畜肉及制品、禽类、蔬菜、乳品、食用油、水产品、酒类等类别的食品实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福喜公司事件涉及的冷冻肉品也包含在追溯管理系统内。

“目前上海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是有的,但还不够完善,等制度修订之后,会将该系统进行完善。”阎祖强说。

肉制品大检查

目前,尚未有官方证实不久前展开的肉制品大检查与此次福喜事件的直接关联。

虽然美国福喜集团在其官网上称“本次事件是一起个体事件”,但22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和上海市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初步查明:福喜公司涉嫌有组织实施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截至目前,麦当劳[微博]、肯德基[微博]、德克士、汉堡王等多家采购了福喜公司肉类原料的餐饮企业也都发布声明表示下架相关产品,并寻找新的供应商。

7月1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检查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级食安办立即组织全面深入的执法检查。检查重点包括肉制品生产企业、肉类批发市场(含附设冷库)、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确保对发现的问题,尤其是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有案必查、一查到底。”通知提到。

五天后的20日,麦当劳等连锁食品经营单位使用问题食品原料系列事件开始经由电视媒体首先曝光。

21日,针对媒体曝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部署各地立即彻查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问题食品。

除要求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所有原料和产品外,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亦部署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投资方)在河北、山东、河南、广东、云南等地投资设立的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立即开展全面彻查”。

同时执法行动还包括对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的餐饮服务单位的全面突击检查。

本报查询了解到,到目前四川、江苏等地都按照部署进行了执法检查。例如截至2014年7月22日,四川共排查餐饮服务单位499家,其中,百胜餐饮(成都)有限公司肯德基112家,百胜餐饮(成都)有限公司必胜客[微博]40家,四川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餐厅49家,四川德克士餐厅202家,星巴克、7-11便利店等其他快餐单位96家。

上海市正在针对肉制品生产企业和其他速冻食品(速冻肉制品)生产企业,流通和餐饮服务领域是否适用福喜公司涉案产品开展专项检查。

上海市食药监局目前查实福喜食品5批次问题产品,涉及麦乐鸡、迷你小牛排、烟熏风味肉饼、猪肉饼,共5108箱,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棒约翰、德克士、7-11等连锁企业及中外运普菲斯冷冻仓储有限公司、上海昌优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真兴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普陀分公司等9家企业使用了福喜公司的产品,目前已封存相关产品总计约100吨。

上海市食药监局称,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现已全面停产。

上海食药监部门已对封存的福喜公司成品和原料抽样共计124批次,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测。市食药监局继续组织各区县食药监部门对餐饮连锁企业总部、中央厨房、配送中心和门店开展全覆盖检查,并落实日报制度。

责任编辑:王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