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谈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

16.03.2015  13:31

冯骥才被媒体包围,回答古村落保护等问题。

骥才先生为郑州晚报题词

中原网讯(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两会记者 石闯 北京报道) 15年间160万个古村落消失了,1天就有上百村落消失,令人忧心。”全国两会上,冯骥才绝对是个焦点人物。他不仅是贯通文学、美术、音乐、民俗等领域的当代文化名家,而且集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身份于一身。

了解冯骥才的人喜欢叫他“大冯”或“冯老”。一来他个头确实大,身高1.92米,在文艺圈里很少见;二来年龄大,已过古稀,仍坚持创作;三来事业大,20多年来奋不顾身地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成就显赫,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3月13日、15日,在紧张繁忙的会议间隙,冯骥才接受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独家专访,就古村落保护、国家文化战略等话题谈了自己的见解,还就河南的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为本报题词:中州宝贝多,一样不能丢。

古村落不在 何处觅乡愁

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古村落,2010年是270万个,10年消失了90万个,如今5年过去又消失了70万个。”73岁的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很是焦虑。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冯骥才从2003年始就投身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古村落培育了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遗存了大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富有地域特点的历史生活,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

冯骥才说,难能可贵的是,13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在古村落里。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正从地图上迅速消失。冯骥才说:“你想想,家乡都不存在了,哪儿去承载乡愁?

经过他多年的呼吁,去年,国务院拨款100亿元,开始对各省各民族地区古村落进行全面调查认定。根据专家提出的一整套标准,已认定三批共2555个中国传统村落。这组数据令他欣喜,但并不满意,他的预期至少是5000个,“抢救古村落就是和时间赛跑。”冯骥才说。

冯骥才说,他和一批专家在调研中了解到,国家认定标准有了,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古村落保护体系,比如全面档案,记录历史、规模、形状、见证物等。他说,现在有《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应该有《古村落法》,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实施细则来支撑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可以在法律保护的框架内尽量留住原住民,保住千姿百态的村落。

保护文化遗产 须唤起全社会自觉意识

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存,非常迫切。”冯骥才说,不仅是古村落,城市的历史遗存也时常受到破坏,未受到破坏的也未得到有力保护,大量珍贵非遗面临消亡窘境。

他说,为避免古村落、城市历史遗存保护等沦为“官员的政绩,学者的科研成果,开发商的资源”,他呼吁将《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执行实效列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目标,建立起违反这两部法律的问责制。

为什么要这么做?冯骥才说,2011年6月1日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却走了样,很多法律条文在一些地方没有很好落实。

他说,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但许多文化遗产依然遭到破坏,保护现状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于政府管理者特别是主要领导,脑袋里没有这两部法,“不知道哪些是遗产,哪些不可移动、不可改变、不可买卖,破坏了要负什么法律责任。甚至把这两部法撇在一旁,全凭自己的意志和权力行事。

两部法律颁布实施好多年了,对文化遗产的性质、范围、保护准则、责任人都有明确法律规定。”冯骥才说,“文物等得不到保护的状况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背道而驰的。

冯骥才说,当下许多地方喜欢开发文化遗产,其实,对文化遗产来说,“开发”很野蛮,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对文化遗产用“开发”一词,联合国是“利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是“活化”。而地方政府热衷于“开发”文化遗产,他们忽略了文化遗产需要的是保护和传承,我觉得,唤起全社会的自觉意识,非常有必要。

用文化战略 育文化精品

今年两会,我的提案还是以文化为主,没有改变。”冯骥才说。3月4日下午,他在参加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时直抒胸臆:“我佩服日本、韩国,他们真拿自己传统文化当命啊!反观自身,我们的文化策略如何?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如何?”接连的发问令人深思。

针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当今的文艺创作有“高原”没“高峰”的现象,他坦言国家应有文化战略和文化眼光,能够把好的作品推到前台来,让老百姓都看见它。“如果国家没有这个战略,整个文化就平面化地淹没在市场里面。

冯骥才分析,重要缘由就是当前整个社会较浮躁,而很多精品都是人生的沉淀,需要慢慢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生活,但是我们缺乏看生活的那种更宏大的、更深邃的眼光。

冯骥才说,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文化的高峰,不是特别强调文化娱乐功能,而是需要那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国家应该养育时代文化的高峰里面的顶层部分。艺术家要不断提高修养,放手去做,获得文化的视野,而这种开阔的视野、胸怀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在他看来,好作品的标准第一是应该能深邃反映这个时代,具有非常好的艺术形象;第二是必须要有创造性、有创意;第三是要有广泛的影响力。作品出来一定要有震撼力,它能震撼和影响一个时代,感动亿万人的心灵,这个作品才可能成为经典。

他希望国家和社会多关注那些有潜质、有希望的艺术家,让更多人认识他们,对培育文化精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政府对文化的主要作用是支持,支持不见得给他钱,可以给他各种条件,营造出一个浓郁的产生艺术家和经典作品的土壤来。

中国在历史上是文化大国,现在需要向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这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冯骥才说,“政府层面要有眼光、有谋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寄语年轻人 多出好作品

作为一名贯通文学、美术、音乐、民俗等领域的当代文化名家,冯骥才很关注年轻作家的成长。他说,中国写作是用方块字,自古至今非常讲究,比如说唐宋的散文,每一个字都很讲究,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不可。

冯骥才说,现在的语言不这么讲究了,他觉得跟网络化有关,人们习惯了快餐式浅阅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写作者,对语言也变得“不讲究了”,不会推敲每个字的精准。

他说,我们在网上阅读时,基本上是浏览式的阅读,很少用内心深深地感受一个作品。现在阅读和写作方式,改变或者异化了原来的写作和阅读方式。他表示,人们有时需往深处品味时,抱着电脑也不太可能,有时候还要拿一本书。

他认为,有时候,阅读、写作、欣赏需要一些传统的方式。“我们尽管离不开电脑,也离不开手机,但是有时候要保持一点距离。”冯骥才和不少专业作家一样,很少上微博、玩微信,他认为那会占用大量时间,必须封闭起来才能专心致志做事儿。

冯骥才建议,一些年轻的作家还是要多读一点书,尤其多读一些古代经典,写作的时候还得有语言美的追求,创作出老百姓真正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也是对自己负责。

他寄语年轻人,创作不仅是为了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感知、梦想追求表达出来,还要为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希望他们耐住性子沉住气,用优秀的作品来说明一切。

本版图片由冯骥才工作室提供

编辑:徐宁宁